2)第五百九十九章衙门密谋_变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定了北境,必然会出兵铲除掉大齐国,以大齐目前的兵力,绝不可能避免覆灭的命运。唯有借助各方之力,在夹缝中求生存,万般无奈,刘子维又想到了自己的弟子李鸣锋。李鸣锋是他的弟子,文武全才,是大齐国急需的人才,有他在能大大减轻杨思齐的负担。而且李鸣锋与化州刺史江安义的妹妹江花妍成亲,关键时候能成为一招妙棋。

  杨思齐进入郑境已经一年多,陆续找到了十数次元天教的潜伏地,往大齐国输送了近千名信徒,极大地缓解了大齐国无人可用的困境。靠着这些坚定不移的信众,刘子维已经初步搭建起朝庭的框架,组织人员在西域、大郑甚至北漠间通商,新兴的大齐国开始展现出生机。

  当然杨思齐也碰到了不少钉子,有些基地随着老一辈人故去,下一辈人已经习惯了安稳,不愿再投入到对抗朝庭的大业中,来之前刘子维交待过,人各有志,不必勉强。

  人海茫茫要找寻李鸣锋不亚于大海捞针,刘子维推断李鸣锋可能住在元华江附近,可元华江两岸有八个州,到哪里去找。杨思齐专程去了在端州钟昌县,按照丹元子给的地址找到他落脚的小山村,村人带着他来到村南的荒山,一丘荒坟掩埋着当年大齐国的英骨。

  祭拜过丹元子后,杨思齐不但没有颓废,反而越发觉得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能像丹元子那般默然埋于荒土,再过数年恐怕连祭扫的人都没有。

  怀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杨思齐投身到为大齐国奔走的大业中。元华江溃堤,杨思齐立刻感到机会来了,他把身边带来的教众分散到灾区挑动灾民,见机行事。说不定能鼓动灾民造反,让江南四州乱起来,不指望能成事,但至少能伤及大郑元气,以利于元天教的发展。

  杨思齐思忖元华江溃堤江南转运使司衙门首当其责,林华县将会成为矛盾的冲突点,于是让人四处散播消息,林华县赈灾得力,灾民有吃有住,活命不难。

  随着人流来到林华县,杨思齐白天四处打探情况,在城门处暗中观察赈灾的县令袁德成。他对袁德成的所做所为很是敬佩,但各为其主,越是对大郑有用的人对大齐就越有害,所以杨思齐杀心立起,准备要杀死袁德成,赈灾群龙无首,灾民必然生乱。不过,在此之间,他先要探一探江南转运使司衙门。

  杨思齐隐在柱后静听,从后院传来丝竹之声。飘身上房,杨思齐很快找到第五进院落,歌舞弦乐之声从正屋中传出,门前有仆从服伺,有丫环进出端菜送酒。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想到城门处那些卖儿卖女的灾民,杨思齐暗骂一声,借着屋脊的掩护,悄然来到正屋顶上。轻轻揭开瓦片,烛光从下映照上来,屋内灯火通明,正前方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