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九章安西移驻_变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金手’着实名副其实。吾等有幸,跟随大人建功立业,为化州百姓略尽心力,实在要谢过大人。”

  说着,方仕书起身拱手道:“吾等谢过大人。”

  大堂上众人尽皆起身,心悦诚服地向着江刺史躬身礼道:“谢过大人。”

  大堂上大小官吏五十多人,都说众口难调,每个人的欲求不一,自打江安义到任后,公正廉明、任人唯贤,虽说堵塞了一些人生财的偏道,但衙门所发的节赏数倍于薪俸,不用挖空心思敛财,百姓见了自然交口称赞,人都有廉耻心,谁不愿意当个干干净净的官人,所以这个礼,当真是诚心实意。

  江安义起身还了一礼,笑道:“上下同欲,其利断金,江某人多谢各位了。”

  等众人重新坐好,江安义开始转入正题,肃容道:“去年化州在诸公的努力下,商税超过四百万,天子厚爱朝庭嘉奖,江某托诸公之福连升了三级,江某惶恐之余,备感压力。”大堂上安静下来,众人敛起笑容,刺史大人要对今年的政务进行安排了。

  “去年税赋四百六十万,今年只能增长不能下降。”江安义喝了口茶润润喉咙,继续道:“大家都知道西域生乱,戎弥国与莎宿国发生争战,目前最后的结果还不知道,但极可能对今年西域的商路造成影响,边市的商税有可能减少。”

  边税的多少关系到留成的多少,留成的多少关系到大伙的切身利益,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伙刚过了一年舒心日子,谁愿意回到从前,堂下众人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江安义轻敲惊堂木打断众人的议论,道:“振兴经济,无非是开源节流,今日请诸公来集思广议、建言献策,谁有好点子,不妨畅所欲言,江某不吝封赏。”

  刺史大人的“不吝封赏”可不是句虚话,要官有官要钱有钱。郑国官制刺史的权力极大,除了县令、县尉这些主管需要朝庭吏部任命外,其他的参军、主簿、县尉、典史、教谕等佐官皆可一言而决,只需向吏部备报即可。大堂上五十来人,九品以上的也不过二十余人,多数是没有品级的胥吏,如果献计能得了刺史的首肯,八、九品的小官还不是一句话。

  民间百姓常说七品芝麻官,全郑国近四千万人口,能挤进“芝麻官”行列的人不过六千余人,就拿宁清政来说,家世显赫、举人出身,因赈灾得了个八品官全家还欢天喜地,一般的举人老爷想求个八九品的小官都难。李世成出身泽党,又有江安义这样个声名显赫的妹夫,如今还在京城光禄寺做九品掌醢丞熬资历,正常情况下要混到八品没有七八年光景是不可能的。再说钱,化州如今是富得流油,税库里数十万两银子,随便拿出个千把两出来,这辈子就不愁吃穿用度了。

  在功名利禄的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