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九章 上了一课_琉璃满京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安全。清韵斋作坊的安全保障到位、做工环境也好,相信同样的工钱,工匠和做工的人更愿意来清韵斋做事。

  有了良好的声誉,清韵斋在招收技术工人和其他杂工时,选择的余地就大了很多,工作效率自然也优于别家。”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不用再多解释。清韵斋有如此优势,不是好工匠不收,不是吃苦耐劳的工人,也无法留在清韵斋做事。

  长此以往,优质的管理,高效的用工,点点滴滴叠加起来,再让大部分事故防患于未然。安全上的投入,大约真的就收回来了。

  刘务很是汗了一把,还好他留了一手,没告东溪矿区的黑状。

  东溪矿区的工人,尤其是采矿的矿工,矿区都有发放工人防护用品。叫什么口罩的东西,还有藤条头盔,护膝、护肘、手套和鞋,这些每人一套,还必须佩戴。

  他和筹办矿务局的官员都觉得,是邵毅和那莫洪太过矫情,不过一群贱/民而已,根本没必要那么做。

  而且,邵毅开了这个头,以后朝廷接管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这不是给朝廷脸色抹黑吗?

  现在看来,这话还真不能说了。采矿历来是伤亡最重的地方,可邵毅的人在东溪矿区采矿这么长时间,就没听说有过大的人员伤亡。

  不得不说邵毅那小子,还有邵家的护卫头子莫洪,是真有两下子。

  夏晏清照着她列好的提纲,把清韵斋的管理方法和理由分说一遍,最后强调:“我们经营着民间作坊,有很多顾虑的。尤其烧制玻璃,还有开采乌金石,都是相对危险的事项。

  若是事故频发,不但会导致招工困难,还会因伤亡招来纠纷,影响正常运作产出,实在是不得不重视这方面的投入。”

  皇帝的脸黑了黑,这话说的,好像官府下辖的作坊,就可以草菅人命了似得。

  可是想到朝廷将要接管的矿务局,皇帝感觉压力倍增。若是人莫洪在的时候啥事儿没有,朝廷接管之后,三天一小事,五天一大事,甚至像别的采矿区,隔三差五的就会出人命,朝廷的脸往哪儿放?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显然不止是皇帝,工部和户部官员各自交换着眼神,面上神色也都微妙起来。

  展康文则很认真的再次打量夏晏清:这女子刚才的说话,是故意的吧?这是在提醒皇上和朝廷,要善待劳役民夫?

  在夏晏清有准备的解释之后,写出上报卷宗的各位官员是没什么话说了,还很怕万一这女子原本没想起的事情,被他们一问,反倒想起来了。若真出现这种情况,绝度是没事给自己找事儿的做。

  还是皇帝比较上心,就安全器具和防护用品方面详细问了问,便开恩,让夏晏清退出了。

  夏晏清这边一走,皇帝脸沉下了。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皇帝和他的几位爱卿,被人一个丫头片子给上了一课。

  他是九五之尊,下面坐着的这几个,也都是朝廷重臣。可他们在远见卓识方面,居然连个小丫头片子都不如,简直白拿了朝廷供养。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