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三章 墓中墓?空间之门。_梦蝶仙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方雕刻着密密麻麻符文的巨大青铜柱,成八方之势支撑着整座宫殿,大殿正上方,也便是最中间的那把宝座之后,似乎还雕刻着一幅大气磅礴,栩栩如生的壁画。除此之外,也就只有一些简单的青铜物件,点缀着这座令人望而生畏的大殿了。而丁勉也没有在此处发现一丝的阴魂之影。如此只能说明一件事,要么这座宫殿中的那尊绝世凶物,有事出去了;要么便是隐匿在了这大殿的密室之中,或潜心修炼巩固自身境界,或与几方鬼雄密谋大事。

  不过,从这座大殿之中所溢出的阴寒仙气而论,丁勉更倾向于后者。至于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直觉,或许是他心神洞察力本就异于常人,并且修炼了神魂之道的缘故。

  不知不觉间,丁勉操纵着小如芥子的灭世黑莲,移动到了那副壁画前。上面全是用龙飞凤舞的古隶所记载的文字,用以介绍所刻壁画的出处与意义。

  文字开篇便是一首大气磅礴的诗,曰: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此诗从“人为贵”入笔,以“让”与“兼爱”为基础的天下大同,通过叙述上古君主治民的法则,认为退小人,任用德才兼备者,乃国家昌盛的基本保证。通过尧舜之间的对比,纠正“侈恶之大”。很显然,作诗之人主张“俭为共德”,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让”与“兼爱”,即国君贤明,君民平等,执法公正,讼狱不兴的大同思想。其中言语,可见此人渴望皇朝一统,天下安定的愿望。

  再之后,也是用几首同样赋予豪迈气势的古诗,记载了壁画的种种出处。看着眼前龙飞凤舞的古隶,以及那些栩栩如生的壁画,丁勉仿佛穿越滚滚历史长河,神魂瞬间飞至了那个皇朝动荡,群雄并起的时代。

  看到这,丁勉已经隐隐猜出隐藏在这座宫殿中的那尊绝世凶物是谁了。不是那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绝世枭雄,还能有谁?《呵...想不到昔日那位被称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人物,果真是传说中的邙山鬼王。看来任何的传言,也并非全是空穴来风。无风不起浪,古人又给我上了一课啊!》

  关于邙山鬼王的事情,民间自古便有许许多多的传说。而真正可经得起推测考量的,无疑只有两种说法。其一,这邙山鬼王生前乃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