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二章:豪气_工业之流光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飞机定型才会大规模投入生产,这中间的时间差,实际已经足够我们峨眉做量产工作。”

  其实这番话考虑很周全,连汪正国都找不到反驳的借口,张口想要说些什么,最后却又咽了回去,还是看老梁继续表演。

  “你可以听听我的考虑,未来这段时间之内,你们开发T/R模组所需的砷化镓材料,由我们峨眉半导体按照实验室生产的成本价供应,在此期间,我们的砷化镓科研团队不会解散,他们会着力于规模化生产的理论设计,以及对材料本身的性能提升研究。”

  这还能说什么,汪正国现在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人家确实有自己的考虑,前不久才吃了一次亏,走稳健路线是情有可原,况且就按照这安排来说,本来也是合情合理。

  无奈,现在似乎也只能选择接受这结果。

  “也行吧,等T/R组件开发出来,得到军方认可之后,那时候你们总不能再推辞了吧?”

  眼看汪正国同意了自己的提议,老梁最是高兴不过,立刻答应下来。

  “那我们肯定是立刻跟进技术开发,就算到时候向银行贷款都要全力支持,说实话,我们现在这样,主要也是因为资金紧张的缘故。单晶硅那边眼看着有点儿收益,但要投入到单晶硅项目本身使用,以满足你们对大直径硅棒的要求,而且这次你们上马新项目也对单晶硅材料提出了新要求。”

  对于峨眉半导体而言,现在说一千道一万,实际就是缺钱,单晶硅项目、多晶硅光伏项目,这些哪一个不是烧钱的主,以峨眉半导体这种没多少订单,主要靠上级财政拨款的单位来说,确实很难同时支撑三个大项目。

  所以,贫穷限制了峨眉半导体的野心,也就无法同时三线作战,注定不可能大规模扩张。

  而说起钱的问题,这倒是让汪正国有了新想法,峨眉半导体缺钱,但开阳半导体不缺啊,这边还正愁着大把的人民币不知道往哪花,现在要不就干脆点儿算了。

  “老梁啊,不知道你们峨眉是否有听到冶金部那边让下面单位改制的计划,反正据我所知,航空工业部就直接把旗下的123厂和611所两主力单位拿出来做改制探索,或许你们向上面争取一下,要是有改制指标,我们开阳半导体不缺钱,可以投钱入股,解决你们现在所遇到的资金紧缺问题。”

  开阳半导体现在有多富裕,这个还真不好说,光是去年的板卡业务就疯狂盈利上亿元。

  考虑到开阳半导体才刚建立不久,之前定下了三年之内不需要向基金会上缴盈利的规定,这上亿元人民币除了开阳自己培养科研能力所需,或许还有些对外科研合作用度以外,还大概剩下七千万人民币。

  汪正国大手一挥,这笔钱大部分都投入了国内半导体加工设备产业。

  首先是蜀都光机所那边受中科院管辖,而中科院对科研技术产业化一向是大力支持,所以蜀都光机所直接把光刻机业务划分出来,同开阳半导体展开合资,开阳投入两千万人民币,获得新公司50%的股份。

  至于其它的合作方,诸如中电48所这个特殊的存在,半导体加工设备产业80%以上的设备种类它都能生产,作为国家级半导体加工设备研究所,它们同开阳半导体的合作绝对少不了。

  对方倒也接受了开阳的资金,但并没有给出研究所的股份,只是把这笔钱作为设备采购预付金的名义拿去使用,保证所有资金将会用于开阳所指定的半导体设备研发,全程接受开阳派出的财务监督,并且在开阳采购设备的时候能以成本价拿走,优先供货。

  反正开阳也不缺钱,考察了48所的实力之后,欣然拿出两千万指定用于半导体芯片的后期封装设备研发。

  既然开阳都能大手笔往加工设备领域投入,这次再拿点儿钱投资半导体材料生产工厂,这倒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咱肯定不求控股,但必要保证在这些单位有足够的话语权,保证开阳上游供应商能够稳定地为开阳服务。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