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四章 这不是政治斗争,而是后宅手段_穿越知否混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日是大朝会,盛长槐虽然是清水衙门,但毕竟还有个三品的散官,紫袍朝官,如果是实职的话,也该是一方大佬,但没有实职,就是个吉祥物。

  即便是个吉祥物,这样的朝会,也必须到场,要不然,就算是海文仁在的时候,也没有理由阻止言官弹劾盛长槐失礼,看到眼前的乱像,盛长槐又有些佩服顾廷烨,这人小聪明多的很,前几日又不知何故,被太后仗责,倒是免去了在朝堂和御史台,以及一帮对官家称亲之礼不满的老臣责难。

  着从小被老侯爷打骂,顾廷烨别的没学会,暂避锋芒的本领倒是一等一的厉害。

  盛长槐早就知道这件事一旦爆发,朝中的漩涡会比以往都大,甚至大过了当初兖王和邕王争储,这一次,可是官家和太后在斗法,什么皇考之争,什么称亲之礼,这都是表面上的,深层是还是官家和太后互相夺权。

  老太太再三叮嘱,叫盛长槐不要多事,盛长槐虽然没有开口,但是就现在这个场景,盛长槐第一次佩服起齐衡来,以前只在书里面听说过文死谏武死战,武死战自己见识过了,对于文官,他并没有十分认可,即便是海家对他不错,但他还是对大宋的文官轻看一眼,总觉得大宋的文官少了一点血性。

  今日这种场合很明显,齐衡等谏院之人,即便是赢了朝堂之争,但太后终归是要还政的,她有老的那一天,即便是太子没有参活此事,但将来太子登基,为了孝道,这些官员的前途和堪忧。

  也就是大宋不杀言官,放到前朝,抄家灭门估计都是少的,上位者想找你麻烦,总能找到借口,从古至今,这种冤案还少了吗,哪朝哪代,没有给被冤死的先辈平反的,过了那么久,都能证明他们清白,在当初事发的时候,不说所有,最起码大部分是可以查清楚的。

  今日是注定论不出来一个结果的,御史台义愤填膺,群情激奋,一副是死不罢休的态度,都被韩大相公一封手书给绝杀了。

  “参政相公,诛心之论,妄图以盐税,水患之事遮掩,称亲之礼,乃是千古礼仪,大小宗祠,继嗣之正,得位之争,事关国本,轻重缓急,一目了然。”

  齐衡看着比他资历更老的另一位谏议大夫对他点了点头,表示了他的态度,这一次,只要是谏院的人,都会坚定不移的站在齐衡的背后,现在的齐衡,不再是什么小公爷,更不是被人轻视的小辈,而是谏院当之无愧的领袖之一,无论是成是败,齐衡这一次,算是得到了谏院之人的认可,甚至于比他资历老的,当着百官的面,当众认可他的地位。

  “陛下圣德恭简,举动无差池,两府大臣,也并无什么该做而未做之事,眼下只有先舒王称亲之事未定,你们反复拿捏,多番苛责,但求激怒陛下,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