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六章 婚书_穿越知否混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文彦敬猜了半天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来,魏老丈不得不提醒了一句。

  “在透漏一下,某家祖籍汾州。”

  祖籍汾州的大家族,文彦敬猛地灵光一闪,他好像听谁说起过,汴京是有一家姓魏的,祖籍也是汾州,莫不是几十年前魏相公的那个魏。

  在汴京的魏家,现在最有名气的,肯定是魏国公,不过也已经隐退好几年了,以前倒也算是大宋第一档的勋贵,不过继承人能力一般,本来隐隐有衰退之相,好在魏国公隐退这几年,专心教导孙子,倒是有几个成器的,尤其是嫡长孙,武艺倒也一般,但却深得魏国公的家传,军事谋略还不错,刚刚进入殿前司打磨,等到魏国公过世,估计要越过其父亲,接管魏国公在军中的势力。

  但是,现在这个魏,可不是魏国公的魏,文彦敬怎么都猜不到,在这个偏僻的地方,竟然会藏着这样一个曾经的大族,先太师魏相公的后代。

  现在确实汴京魏国公家最有势力,至少那个可以传家的爵位,就是保证后代子孙吃喝不愁的基本,这也是勋贵一脉长久不衰的底气。

  但是放到二十年前左右,这汴京人说起姓魏的,最牛逼的肯定是魏相公他们家,这可是当年比范相公都资历老的存在,三朝老臣,真宗皇帝的托孤之臣。

  可惜的是,当年魏相公和先太后走的太近,以至于在官家亲政之后,曾经外放了一段时间,等到范相公被奸党抨击,先帝不得不将范相公贬官出京,为了避免朝中奸党一手遮天,又把这个三朝老臣给请了回来。

  魏相公三起三落,也看淡了事务,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后继无人,几个儿子皆不成器,没一个考中进士的,都是荫封得来的官职,当不起大任,赫赫有名,辉煌数十载的魏家就此没落。

  “想不到老丈竟然是魏相公之后,请恕晚生眼拙,没有认出来。”

  文彦敬话虽这么说,但还是觉得这魏老丈说话不靠谱,还当自己是以前魏相公在世的时候,即便是贬官,门生故旧也充斥于朝局,不把一个侯爵之家看在眼里,放到现在,别说蜀县侯府,就是积英巷的盛家,也不是魏家能比得上的。

  魏老丈哈哈一笑,自然知道文彦敬的意思。

  “文小哥也是熟读圣贤书的,可知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道理,某家先祖门生故旧无数,只要文小哥点头,我自然有办法叫盛家不会记恨小相公。”

  文彦敬好像有那么点相信了,魏相公他不怎么了解,但却是知道范文正公之后在文坛多么有地位,都是担任过大相公的人,想必魏相公当初也有后手留下来给后世子孙。

  “我也不瞒你,要不是实在没办法,我也不会出此下策,说起来都是子孙不孝,丢了先祖的脸面,想必是先祖当年占尽了魏家的风水,导致魏家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