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一章 金榜题名(二)_大明望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建议的,又不能替祝允明做主,既是他不愿意,便也撂下不再提起。不过在沈瑞面前,徐氏不免唏嘘道:“这已经是第五次应礼部试不了,可见在这上没运气……杂途官虽难做到五品上,可这个年纪,就算考进士,年资熬下去,还想要登阁拜相么?”

  沈瑞道:“或许是祝表哥不愿堕祖上荣光……”

  祝允明的祖父是进士,外祖父是进士,要不是少年丧父,说不得父亲也是进士。在寻常耕读人家眼,举人已经是了不得的功名,在祝允明眼就不算什么了。

  徐氏叹气道:“要是真执着仕途,就不该回苏州去,做人实在不能太傲气

  祝允明的老师探花王鏊如今已经是吏部侍郎,就算是备考,留在京的交际见识肯定比在苏州要开阔的多,不过祝允明性随和是随和,骨里却有着人的清高。每次应试前来京,落第后离京,并不借着师徒之名依附王鏊。两人名为师徒,实际上王鏊只比祝允明年长十岁,也难过祝允明拉不下脸去攀附

  这些话,徐氏能说,沈瑞却是不好跟着说什么,便岔开话道:“魏表哥少年英才,殿试定能考个好排名,二甲应是无碍的,说不得庶常有望。”

  今年会试取仕三百零三人,一甲三人,二甲十五人都是固定的,剩下二百零五人就是同进士。魏校会试成绩在前面,殿试只要不出岔,也是二甲前面,有望考入庶常院。

  沈瑞想起今科会试榜单上另外一人,那就是嘉靖朝鼎鼎大名的权相严嵩。严嵩是今科贡士,会试成绩也在前列。魏校不仅与严嵩同年,两人还同入庶常院吗?

  徐氏脸上却不见喜,反而摇头道:“那倒未必。”

  沈瑞一时不解。

  每科殿试之后的庶常考试,虽不是严格按照殿试排名来取得考试资格,可也只有二甲与三甲前列的新进士有资格应考,加上庶吉士是“储相”,选的人都不会挑年纪太大的进士。年过四十者,即便是二甲串胪的名次,也未必能考上庶吉士。

  魏校二十三岁,会试排名又好,正是庶吉士的最好人选。

  徐氏叹气道:“庶常院考试,考的不仅是章,还要查祖上三代。徐家虽不过是校哥儿外家,可也怕有心人提及。”

  沈瑞闻言,不由愣住。

  本朝惯例,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阁,因此庶吉士才被称为“储相”。进士三年一考,庶吉士考试却不是每科都有的,就算有考试,录取人数也不固定,十几到二、三十人,可见每一个名额都炙手可热,考生之间彼此倾轧便也寻常。

  可是,徐有贞虽曾被诬告流放,后来不是平反了吗?这还要影响到外孙的前程?要是魏校因这个缘故,仕途有碍,那同为徐家外孙的沈瑞、何泰之等人以后不是也如此?可是为何旁人在自己面前从没有提及过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