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一十八章 妥善的安排_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来。

  但随后想想,似乎是有些不妥当。

  李典是兖州人,这次北上说不定还有用得找他的地方。

  至于蔡勳和张允,说实话,刘琦心中有点不放心。

  具体应该找谁呢?

  就在刘琦认真考虑的时候,张允急匆匆地来到了厅中。

  “末将张允,拜见君侯!”

  刘琦从沉思中抬起了头,道:“什么事?”

  张允急忙上前,将两份缣帛呈递到了刘琦的桌案上。

  谷毡/span“东吴新任的陆口镇将周瑜,派人给君侯送信,并奉上礼品,以谢前番君侯相助之情,这是礼单和周瑜的信。”

  刘琦听了之后,颇感诧异。

  “长江沿岸驻地原先负责领兵的东吴战将是何人?”

  “启禀君侯,是东吴的大将黄盖。”

  刘琦轻轻地一挑眉:“撤了黄盖这名老将,把周瑜给换上来了么……”

  张允喜滋滋地道:“这代表我们这次演武成功了!江东之人惧怕我荆州军之威,不敢再对荆州有所图,将那些善战的宿将都换了下去,反倒是让周瑜这个年轻的主和派来统兵,摆明了就是向君侯示好,荆州之东,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

  “在兄长看来,孙坚把周瑜换成守卫西面的守将,是对我们示弱的表现?”刘琦似笑非笑地看向张允。

  张允一个劲点头道:“当然了,这事任凭谁,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刘琦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道:“是啊,确实……依天下所有人的角度来看,换周瑜其实都是江东向我们示弱示好的一种表现。”

  刘琦不置可否,他伸手将周瑜写给他的书信拆开。

  大致的看了一会之后,却见刘琦长叹口气。

  “说的真好听,若非我是……恐怕我真就信了。”

  听着刘琦自言自语的说些不明不白的话,张允很是疑惑。

  伯瑜这是干什么呢,神神叨叨我的?

  刘琦将那封信递给了张允,道:“表兄,你看看,看完告诉我读后感。”

  什么……读后感?

  张允心中虽然不解,但还是伸手接过了刘琦递过来的东西,认真地看了一会之后,方道:

  “君侯,周瑜这封信上,皆是对你的臣服之意,说来也是,这小子不过二旬出头,竖子而已,别说与君侯做对了,就是让他服江东诸将之心,他眼下怕是都做不到!”

  刘琦笑道:“问题是,我也只是二旬出头。”

  张允哈哈大笑道:“他哪能和君侯相提并论?”

  刘琦轻叹口气,道:“表兄,你且帮我找诸葛亮和庞统来这一趟。”

  张允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拱手告退了。

  ……

  不知过了多久,少年诸葛亮和少年庞统,一同来到了刘琦的正厅中。

  在刘琦的引荐下,诸葛亮已经拜入了襄阳名士庞德公门下,成为了刘琦名义上的师弟。

  也就是说,此刻在厅中的人都算是一脉相承了。

  刘琦将手中的信让二人来回传阅了一遍,遂问道:“你们二人,觉得周瑜这个人怎么样?”

  庞统先答道:“周瑜年轻,先前又无甚名气,纵然在陆口为将,恐也难以服众,按道理来说,孙坚派此人来代替黄盖,是为了让师兄对江东安心,这是再向师兄示好。”

  刘琦暗叹口气,心道:也难怪,周瑜的才华眼下尚未惊世,以庞统的智慧,竟也猜不出这个中的深藏之意。

  毕竟,他们虽然都是少年英才,却也不是神仙。

  “诸葛师弟也是这般认为的?”刘琦看向诸葛亮道。

  诸葛亮却没有回答,他认真的思索了片刻,方才慢慢道:“按常理而言,孙坚确实是在向师兄示弱,除非周瑜这个人……”

  “怎么样?”

  诸葛亮转头看向庞统道:“除非周瑜这个人,和庞师兄一样,是少年才俊,则此事另当别论。”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