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五章 蔡琰的到来_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仔细打量着自己的外貌。

  卢夫人虽然四十多岁了,但自认为也是花容月貌,风韵成熟,比之一般的妇人乃至于很多的少女,都是有魅力的多……怎么如今到了刘琦面前,却不好使了呢?

  那小子当真是个不稀罕女色的豪杰不成?

  卢夫人颇有些自怨自艾地看着镜中的自己,叹道:“莫不是我真的老了?引诱不动人了?”

  想到这,她不由得咬紧了嘴唇,双拳微微握紧。

  卢夫人不服气!

  一个外貌迷人的女人,最不愿意承认的,就是自己老了。

  对于女人而言,衰老的意义或许比死亡更为恐怖。

  “刘伯瑜,小子,这是你逼我的!”卢夫人突然站起身,然后走到自己的床榻前,在被褥旁边抽出了一个木匣。

  她轻轻地打开,却见当中是一捆祭奠道祖相时所用的香,不知为何珍藏的这般严实。

  卢夫人从那捆香中轻轻地抽出了一根,然后放在鼻子底下闻了一闻,笑道:“刘伯瑜,事到如今,却也是只能用这最后一招来对付你了,看你接不接的住。”

  ……

  刘琦在汉中,一边让严颜,甘宁等人在本地招兵,一边重新核对汉中的政策法条,并与马玄商议重新更改适合本土的条例,开始颁布实施。

  另一方面,张鲁则是以天师教的名义,在以南郑为中心点的汉中诸县城,开始实施建立义舍。

  用刘琦的话说,这是要先在汉中建立试点单位,待用试点单位琢磨出一整套的流程之后,再将义舍制度用往南阳郡中。

  以官方的角度来讲,在每个县城设立一个可以招纳四方人士的义舍,并不是什么难事。

  再加上天师教在蜀中的声名,义舍成立之后,便立刻被四方人士踏破了门槛,往来之人络绎不绝。

  与历史上的义舍颇有些不同,这处义舍虽然也承接着历史上义舍的作用,为往来的行人提供吃食,但在住宿方面,却不能接纳每一个人,非得花钱住宿才可以,而且价格并不便宜。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让地方郡署和县衙承担这么大的高额成本费用,地方郡署早晚也会被吃空的。

  以刘琦制定的价格而言,义舍的居住档次不是普通的黔首能够承受的了的,非得是那些寒门子弟不可。

  毕竟地方有限,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对于那些往来的寒门子弟而言,驿馆不能够容纳他们居住,但这个义舍却可以,只要能缴纳足够的钱帛,那居住在这里的寒门就可以得到舒适的歇脚环境。

  而且住在这样的地方,总比住在那些普通的民宅有安全保障。

  整个汉中的政策与风气,就在这个夏天,不知不觉的发生了变化。

  ……

  与此同时,从荆州那边,亦是有一队人马正在向着汉中郡的方向前进着。

  那支兵马的领头之人,乃是荆州的校尉文聘,他此番奉刘表之命率兵前来汉中郡就任郡守之位。

  而文聘这一次,并不是一个人来的,与他同行的除了荆楚的士兵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因为有关于修撰‘汉书’这个大项目有了巨大进展,因而与文聘一同前来。

  这个人就是蔡琰。

  关于续编‘汉记’,以及按照当初刘琦编纂的大纲所作出的‘汉书’,如今已经被一众五业从事攥写出了大致的构架,当中具体的人物事迹枝框架也已经成型,目下需要的是继续填充,并衔接贯通,让其逐渐有血有肉。

  前番庞德公和司马徽携带两部巨作的成型底稿与几名长沙学宫的学官亲自前往襄阳,将底稿交给刘表观看。

  刘表非常满意,对庞德公等人大加赞赏。

  反倒是在襄阳编纂《五经章句》的宋忠、綦毋闿、王谦等人,深感自身光芒被长沙学宫的人掩盖,颇为愧疚,一时间竟然是纷纷躲在襄阳学宫中,潜藏不出,发愤图强,暗中憋着劲要将《五经章句》做的更为完美,超过长沙学宫中人才行。

  刘表对‘汉书’‘汉记’的进度和完成度很满意,但他也知道这是刘琦一手策划的文学项目,若是要向下一步进行,非得要通过刘琦的认可不行。

  于是刘表与庞德公商议,派出了长沙学宫的五业从事蔡琰,携书稿随同文聘,一同来汉中,将项目成果交给刘琦过目,以敲定后续事宜。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