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6.影评人视角和观众视角_音乐系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亲爱的》林课倒是没有什么偏见,正因为曾经深入调查,并且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寻找丢失的孩子多年的形形色色的父母,他更知道,虽然在互联网时代,找人比以前更方便了,但是实际上,孩子丢了之后,找到的依然不多。

  因为,犯罪团伙也同样的变得更加谨慎和残忍。

  在林课看来,《亲爱的》如果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种事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同样的,今晚的这群人当中,还有一个也比较特别,那就是苏志军。

  苏志军同样的是记者,不过,他和林课不同的是,他一直都反对《亲爱的》,那篇《蘸着人血的馒头》就是出自他之手。

  《亲爱的》首映礼,并没有搞太多的娱乐现场的环节,而是简单的几个问题之后,电影就正式开始放映。

  说白了,这场首映礼,你也可以看做是一场专场点映。

  灯光暗了下来,大银幕亮了起来。

  大家熟悉的龙标之后,是华新和星梦等出品公司。

  导演:吴天雄

  编剧:王逸凡

  ......

  电影一开始,出现的就是一副市井画面,镜头缓缓地移动,有叫卖的摊贩,有吵架的夫妻,修鞋的鞋匠,伴着各种人声,车声,电视声,最终镜头落到了,男主角田文军这边,一切的一切构成了这幅鲜活的市井图画,那一个个细节,让这个画面显得极为层次分明,好像一下子就随着镜头来到了一个市井闹区的小角落。

  不要小看这种细节,实际上,电影可不仅仅只是讲故事,很多时候,细节也同样的重要。

  如果镜头直接就给到田文军,那么就失去了对背景的交代,而这些看似好像无关紧要的画面,却交代了地方背景。

  交代了这里的环境,嘈杂,混乱之中却有其秩序。

  对于坐在黑暗中座位上的人来说,抬头望着那发着光的银幕,普通人关心是这个故事的剧情,但是在更多的时候,是当你看到画面的第一眼听到那一秒,其实是感官的直觉在做判断。

  普通的观众,自然不会太在意这些东西,但是影评人和媒体人,却会下意识的点点头。

  吴天雄在这方面的功力还是相当的到位的。

  对细节方面的把控,让开头就交代了田文军所处的环境。

  尽管镜头里的角色都很平实,平实到会令人误会这些演员过于丑陋,就连主角的小孩都脏兮兮的,毫不讨人喜爱。

  是的,影片当中的田文军的儿子,给人的感觉,并不讨喜,反而有种熊孩子的感觉。

  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部打拐主题的电影,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看电影,更多的是看故事,却很少会去考虑其他的。

  而他们的喜好也很直观。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

  显然,田文军的儿子,田鹏,给观众的感觉,并不好。

  或者说,让人觉得有些反感。

  这并不奇怪,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喜欢乖巧可爱伶俐懂事的孩子,如果是一个萌萌哒的小女孩,那么自然而然的大家看了就会产生一种,喜欢。

  喜好厌恶是人之常情。

  田鹏显然不是个乖孩子,相反,这个阶段的孩子,其实正是处于人嫌狗厌的年纪。

  他们调皮捣蛋,时常惹麻烦,不听话等等。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