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零五章 财务危机_帝国玩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国家,要想建设一座晶圆厂都没有中国这么困难过。相对来说,他们只需要赚够钱就能买到必须的设备,甚至是工程服务。但中国既不可能把产业命脉交给西方国家,也没有像苏联一样本身丰厚的积累。

  但说实话,这个待遇其他国家想要都没有。不是大流氓,谁稀罕封锁你啊!谁又有这个心气,要自己从头到尾啃下一个产业链来?

  总之,大大超支的晶圆厂项目,如今仍然像是个黑洞一般吞噬着新科公司的财富。但胡文海仍然是发了话,新科晶圆厂的任何申请,集团都必须同意。

  有些项目为了激励国企和国家研究所的工作热情,新科公司甚至是以美元支付的劳动报酬。仅仅1986年的下半年,电子工业部的账面上就多了八千万美元的收入。要知道往常里,电子工业部是出口没它份,外汇却像黄河入海一样的往外流。这么多年,差不多是头一次见到回头钱啊!

  这么大的支出新科公司虽然还算能挺的住,但不拿出个新的盈利增长点是实在不行了。尤其是外汇收入的增长,如果再没有新的方向,年盈利跌下十位数是指日可待。

  可以说所有新科的员工,甚至是所有对新科公司有所了解的人,都在等待着胡文海,对他还能创造什么奇迹拭目以待。

  过了绣城的南桥,胡文海新家往东,是一片小凌河与女儿河交汇的三角洲。这里原本只是一片荒地,然而从去年起一支工程队就开了过来,以一日一变的速度将这里建出了一片花园般的建筑。

  如今,这个建筑群之中已经是人烟辐辏,每日里往返此处的人不知凡几。

  出入于此的人群,往往并不像是工人或者公务人员,反而多数带了一身的学者气息。不用问,这里就是新科集团最受胡文海重视的单位,新科科学院了。

  从去年胡文海发布“召集令”之后,电子、机械、材料和化学这些领域,有不少学者都过来碰了碰运气。

  这其中有不少人,都从新科科学院得到了支持。自己带项目来的,新科如果感兴趣可以提供注资。如果是想做新科科学院的项目,那就要到绣城来工作了。

  新科科学院的计划是要投入少说五十亿人民币,这么一大笔钱,实际上对新科科学院来说竟然还有些捉襟见肘。

  原因嘛,很简单,胡总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新科科学院的计划是两院两所两中心,电子研究院和动力研究院,一个材料研发中心、一个超算中心,光电研究所和电池研究所。

  这六个机构,主要部门就在胡文海的家门口驻扎,可见胡文海对新科科学院的重视。

  然而原本已经是往宽裕方向打了不少冗余的预算,却正验证了那么一句话计划比不了变化快。

  谁也没想到,胡文海当初不过是和蓝秘书提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