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4章 造桥了_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买了药回来,夏青黛先把里面的各种药材一一区分开,然后拿出草稿纸计算给小人的用药比例,为此她还特意买了一把戥秤。

  其分度值为一厘,是专门用来量金银、香料以及贵重药品的秤。

  有些药材太大,夏青黛还细细剪了。最后她从原本的包装纸里剪了一大块下来,再剪成指甲盖大小的几块,包好几成碎末的中药,一一放到古堡房间里。

  办完这事,夏青黛又想起一件事,掏出手机在购物网站上,买了一盒植物缓释营养棒。

  这东西一般人都是用来给家里的盆栽花卉施肥的,一盒十八支,十块钱,手指长短,豇豆粗细,插在盆栽里面很方便。

  一根压缩式营养棒,缓释九十天。

  在幼苗期促进根系发达;生长期可促进叶片化合作用以及叶绿素的吸收;在开花结果期使花朵鲜艳、果实饱满。

  “嘭”地一声。

  在他的视野里,一座雄伟壮观、通体古铜色的大桥,架在了湖面上。

  清晨的山庄里有雾气,烟蒙蒙的,还怪好看。

  十八世纪的英国农民,提前过上了拆迁户的生活,生活奔小康。

  言归正传,夏青黛拿好工具箱以及那座金门大桥模型,回到房里。

  她也曾想过要不要在老哥面前大变活人,直接穿越进古堡,跟他分享关于古堡的秘密。

  夏青黛不是纯粹“绿色”主义者,她从来都不觉得古代没有肥料的农作物,能比现代精心培育的更好。

  后来又按捺住了这个想法。

  原挤在小木屋里的三户佃户,跟农场新聘请来的农仆,以及另外几家原住村落边缘破草房的佃户,一起搬进了农场小别墅里。

  但是主人和客人们都还没有起,没有工作的士绅阶级,晚睡晚起是常态,毕竟早餐都是十一点呢!

  她相信科技的力量,也相信农业专家们的用心。

  随着欧文骑马走出古堡范围,来到两百米外的湖边。夏青黛眼前的玻璃缸另一边,也显现出了以欧文为中心的新地图。

  就这样的待遇,谁还要去城里累死累活做工啊!

  “哦。”欧文微微点头,“请稍等片刻。”

  她哥会不会因为找不到她,以为她跟妈妈一样失踪了,然后未免睹物思人,就把她的东西全处理了,包括古堡。

  这个双休又是跟师学中医,又是在古堡打猎赴宴的,都没有好好地学习。还剩半天一晚,必须沉下心刷一刷题了!

  一个下午的时间转瞬即逝,夏青黛看了下手机,现在已经是下午五点——也就是古堡里的清晨五点。

  欧文只觉湖岸都颤了一下,胯下的马不安地后退了两步。

  浮翠山庄的可耕面积,比望荷山庄大二十亩左右,那就多给一点。

  “早上好。”

  这群佃户每年上交的租子,都没有山庄保护神赐给他们的食物多。

  这营养棒就用来给望荷山庄里的土地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