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八章 人生观_基督山伯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倘若基督山伯爵曾在巴黎上流社会已经生活了很长时间,那么他一定会全方位地估量维尔福先生这次登门拜访的充分价值。

  无论执掌朝纲的国王是长房还是仲弟,也无论当政部长是空谈家、自由派还是保守派,维尔福一向是得宠的红人,就像人们经常评论那些从来没有经受过政治失败、通权达变的人物一样,他在所有人的眼中堪称纵横捭阖、八面玲珑。维尔福先生遭到很多人的憎恨,却也得到不少人的热心保护,但就是没有人喜欢他。他在司法界名高位显,像阿尔莱阿尔莱(1536—1619):巴黎高等法院第一位主席,曾对抗吉斯公爵,忠于王朝。或莫莱莫莱(1781—1855):法国路易·菲利浦当朝时的首相。一样牢牢地掌握着这个权柄。他的客厅在他年轻的妻子和前妻留下的还不到十八岁的女儿的操持下,不能不说是全巴黎最严肃的客厅之一:那里保持着对传统的崇拜,对宗教的虔诚。对待世人冷淡的礼貌,对政府的原则忠贞不渝,对一切理论和理论家视若敝履,对观念学派深恶痛绝,这就是维尔福先生标榜的他的公私生活的基本准则。

  德·维尔福先生不仅是个法官,而且几乎是个外交家。他谈到旧朝时总是带着恭敬和肃穆的态度,与它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都使他受到新朝的尊重,他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不仅当朝的人总是迁就他,有时甚至还要找他咨询。如果他们能够除掉德·维尔福先生的话,或许情况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了。但他就像那些敢于违抗君命的封建领主,他也住在一个不可攻克的堡垒里。这个堡垒,就是他那个检察官的职位,他巧妙地利用了这个职位为自己捞到了所有好处,即便他离开此职,那也只是为了竞选议员,以反对派的立场来替代中立的立场。

  维尔福先生通常极少出去拜客,也极少回拜。他的妻子代他去拜客,这已是社会上所公认的事了,他们以为法官工作繁重而谅解了他,实际上他却是出于一种傲慢的想法,这正是贵族的本质——的确,他实践了“只要您自以为了不起,别人也就会以为您了不起”这句格言,这句格言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比起希腊人的那句“认识您自己,”实在是更有用,而我们却用那比较省力而更有利的“认识别人”取代了希腊人的这句格言。

  对他的朋友,维尔福先生是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对于他的仇敌,他是一个沉默的死对头,对那些跟他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来说,他是法律的化身。傲慢神气,死板的面孔,沉着冷漠或锐利探询的目光,所有这些使这个人巧妙地度过了接连而来的四次革命,在革命中建立和巩固了他升官发财的根基。维尔福先生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