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九章 来自大佬的关注,提前获得学位_黑科技:我的民科成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杨的这番发言让很多科学家内心受到冲击,也充满期待。

  随后便是不少物理学院士询问陆杨一些问题,了解大致原理。

  当初陆杨在教授考核的时候,也讲解过类似的原理,此时也是重新说了一遍。

  一场饭局后,陆杨得到很多人认可,尤其是学部委员的一些人认可。

  在夏国通常情况下,学部委员和院士是差不多的终身荣誉称号,实际情况都是荣誉称号,地位却有些不一样。

  有些委员是掌管夏国科研方向,分配科研资金的人。

  而有些只是某个领域的专家。

  陆杨在导师还有合作伙伴潘老的引荐下,在这些人面前大大露脸,进入这些人的视野当中。

  饭局快要结束时,好些人便对祁学林说道:“老祁,你这学生可不得了,我看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提名候选院士了。”

  祁学林笑着点点头,心里却是知道,这是提醒他,陆杨要是能打破爱因斯坦和黎曼几何的理论,那妥妥的院士候选人,到时候可别还是个研究生。

  看来要早点和陆杨谈谈,他提前毕业的事。

  起码要破例获得研究生、博士、教授职称,后面再冲击夏国最年轻的院士。

  目前夏国最年轻的院士是2003年获得院士荣誉的卢教授,他是科院金属所研究金属的科学家。

  当年成为院士时,刚刚38岁。

  今年也在进行院士提名,最年轻的一位院士45岁,看他的履历的话,是26岁成为博士。

  陆杨现在已经24岁,如果真的做出了捅破天的成果,肯定是要授予相关荣誉的,这种情况下,最好还是有正常的学历履历。

  毕竟不是什么博士教授,就被提名院士,这足够说明陆杨的厉害,到时候尴尬的反而是理工大学。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院士或者说教授,那肯定是能带博士或者研究生的,这是夏国的学术圈规则。

  但要是陆杨的成就已经提名院士,结果自己本身还是个研究生。

  本来陆杨可以带研究生或者博士,结果履历摆出来一看,陆杨还是个研究生,这就有点尴尬了。

  况且,在夏国也没有研究生被提名院士的先例。

  这也是老学部委员在提点祁学林,为陆杨铺路。

  倒不是今天陆杨的话,就完全打动在场的无数院士以及学部委员,而是大家觉得,就算是陆杨没有打破爱因斯坦的理论。

  陆杨依旧具备成为院士的资格!

  这就是今天这场发布会的意义,柔性固态电池,足够陆杨获得院士的荣誉!

  饭局结束陆杨收获了大量名片,陆杨这才知道有些老院士,竟然不玩智能手机,微讯都没有。

  老人们都让陆杨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给他们打电话,大家给陆杨的联络方式都是随时能联系的私人电话。

  陆杨一一谢过众人,这些人不论学术成就,光是年龄上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