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八章 回家_黑科技:我的民科成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邀请媒体公布自己的新成果,这本就是计划中的事。

  十几天前,正是因为帮他打官司的律师,告诉陆杨国外可能在舆论上继续宣传对他不利的消息,这才希望陆杨提供场外帮助。

  这些日子老鹰国的律师们也在帮陆杨联络可以合作的大公司,可惜都石沉大海了。

  因为国外有很多公司,根本不管陆杨,直接生产陆杨的生发按摩仪,为什么要给自己找个爹,将来赚钱还要分一部分给陆杨。

  只要他们站在一起,不认可陆杨研发的生发按摩仪,那陆杨就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陆杨是夏国人,天然和他们没有亲近感,大部分人甚至都支持吉姆。

  好在现在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了,只要宣布柔性固态电池项目取得成功,许多公司都会找上门。

  他们不是为了获得这项技术,大家都知道这项技术的重要,花钱都买不到技术。

  但他们绝对不想,在夏国的手机、新能源汽车都用上陆杨的柔性固态电池后,他们的产品却无法使用。

  这时候他们就对陆杨有所求了。

  陆杨需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研发出柔性固态电池这件事,广而告知,闹的天下皆知。

  这不仅仅是为了回应刻意营造出的虚假信息,也是让他提升自己的价值,让别人求上门来。

  “嗯,那就开个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内外媒体,还有知名科技公司,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陆杨说道。

  量产的问题,现在压根不需要考虑。

  短期内也无法实现量产,现在他们要做的事,就是把好消息宣传出去。

  陆杨很快就体会到有个院士科研助手,有多大的好处了。

  中文期刊潘教授随时可以帮陆杨联络到期刊主编,新闻媒体,立刻可以把上次采访他的央视记者请来。

  “算起来,和他们合作好几次了,最开始的时候是墨子卫星项目,后来是多城市建立量子通讯线路的项目,这些都上过他们台新闻。”潘教授淡然的说道。

  陆杨立刻送上几句马屁,知道对潘教授这样的学者来说,更加看重名誉,他们追求的已经是青史留名了。

  而潘教授积极推动陆杨宣传固态电池取得成功。

  未必没有自己的一些小心思。

  不过先前潘教授也说了,他在整个项目没有帮上太多忙,不会争陆杨的一作署名,将他放在二作就好。

  就算是这样,将来说起固态电池时代的奠基人,除了提到陆杨外,潘教授的名字也少不了。

  至于其他科研狗,暂时不配拥有署名权。

  陆杨也没有拒绝潘教授,这件事只要发表论文,学术圈的人看看署名就知道到底是谁主导了整个项目。

  而且虽然成为二作作者,潘教授在整个项目上,也不会分享任何金钱上的利益。

  整个项目这么快就出成果,潘教授还有他带来的科院狗们,出力不少,陆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