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三章 制备方法,碳化_黑科技:我的民科成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何实现陆杨给出的石墨结构,潘教授没有任何头绪,不知道该怎么制作这种螺旋二十四面体。

  这可不是制造个模型,然后用塑料生产,或者用3D打印机去打印。

  微观层面的结构物体,石墨烯是自然出现孔隙,本身材料的分子结构就长那样,这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东西。

  石墨本身就有导电性。

  如果是砸开过干电池的调皮孩子,也许知道在干电池内,就有石墨棒作为电极。

  这是类似铜一样的导电材料,但比铜便宜。

  石墨能够导电,用科学的原因解释,那就是石墨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每个碳原子的周边连接着另外三个碳原子,排列方式呈蜂窝式的六边形结构,因为每个碳原子都会放出一个电子,这些电子可以自由移动,所以就具备了导电性。

  在陆杨说出是类似石墨烯的材料后,潘教授已经猜到,陆杨要用碳作为原材料。

  胶布可以撕石墨,获得石墨烯。

  更加复杂结构的螺旋二十四面体又如何撕呢?

  “这种结构在微观世界的表现,我也不知晓,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验证这种结构在微观世界的表现吗?”潘教授询问道。

  陆杨点点头,笑道:“是的,这种材料是我通过数学计算得出的最佳结构,并且因为我是学习生物的,所以知道在自然界当中,也有这种结构。”

  “那你知道怎么获得这种材料吗?如果从头研究,短期内我们是没办法出成果了。”潘教授摇头说道。

  这次只是趁着搭建量子通讯实验室的空余时间做实验,要是需要大量时间,潘教授没时间参与。

  尤其是这种知道大致方向,但没有任何实现头绪的实验项目。

  先前潘教授举例量子电池。

  这种电池法兰西的科学家都设计出理论模型了,可是实现这种理论模型,也许还要几十年甚至永远无法实现。

  还有就是可控核聚变,距离人类研究可控核聚变过去几十年,方案都提出了好几种。

  每个国家都在投资研究,每年消耗大量资金,但最终不过是把“小太阳”点火维持的时间加长一些,有人说过可控核聚变,永远距离人类还有50年。

  潘教授感觉陆杨提出的这个微观结构模型,也许也要很多年时间才出成果。

  想到项目难度,潘教授不由感叹道:“要是我们有高精度的光刻机就好了。”

  陆杨自然知道潘教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因为目前芯片已经到了5纳米阶段,以后甚至还会进入3纳米,2纳米。

  而理想的单层石墨烯片是由一层密集的碳六元环构成的,没有任何结构缺陷,厚度约为0.35nm,薄片大小一般为5到200微米,是目前为止最薄的二维纳米碳材料。

  石墨烯是目前自然界最薄最强韧的材料,断裂强度比最好的钢材还要高2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