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九章 陆杨的父亲_黑科技:我的民科成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两天理工大学和科大都有人拜访陆杨,不过最后都没有谈成。

  双方都带着一些诚意,但答应给的钱实在太少。

  理工大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支持陆杨在学校搭建量子通讯实验室,每年不少于一千万科研经费。

  第二种是直接投资,但投资的钱,比给科研经费的钱还少,只有不到500万!

  陆杨心中对这项技术最初的估值就超过百亿,对方眼里最多只值几千万,想要几百万就获得一小半股份。

  这强烈落差,让陆杨意识到,理论真的不值钱。

  学校也许每年都会接触到各种稀奇古怪的理论,甚至大学里的教授,为了申请科研经费,也会把项目描述的天花乱坠。

  陆杨说自己弄出了量子通讯的理论,要不是有潘见伟教授在,估计相信的人更少。

  好在虽然投资没谈成,关系也没有闹僵,得知陆杨准备靠自己先做出成果,对方还表示以后有机会可以合作。

  可能对于学校管理层来说,稳妥才是放在第一的。

  他们本来就不是投资机构。

  如果陆杨把潘教授和他的项目告诉头条系张总、IDG、红杉这些投资机构,为了惊人的利益,他们愿意投一大笔钱,赌一赌陆杨成功。

  但学校不会。

  清楚认识到双方的意识差异后,陆杨甚至没有开出一两百亿的高估值,还是别说了,到时候别人还把他当傻子看。

  没有什么比真正拿出样机更有说服力。

  就算要拉投资,也要拿出样机,这才能利益最大化。

  陆杨告别祁学林导师,准备离开京城,回到魔都,那里才是自己的家。

  刚好夏为科技拍卖事宜,也需要他回去做最后的工作。

  临走时,祁学林对陆杨说道:“以后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给我打电话,每学期最后回来一趟就好,我很高兴你做的项目,是能改变国家实力的项目,如果靠自己撑不下去,记得一定来找我。”

  “学校的人胆子小,不敢花资金赌风险很大的项目,但一些特殊机构,他们是非常愿意支持这样的项目的,尤其是潘教授还参与的情况下。”

  陆杨再次感谢导师,虽然和导师相处不久,这些日子祁教授已经帮助他不少次了。

  学校也对他不错,这次舆论风暴就是学校帮着化解的。

  本来感念学校对他的照顾,想让学校跟着他的项目赚一笔,没想到最终他们还是太保守。

  离开祁学林办公室,陆杨又去辅导员叶老师还有认识的其他教授办公室一趟,有些教授没见到,陆杨也发短信或者微讯道别。

  和众保镖们坐上飞机,陆杨戴上眼罩心里乱糟糟的想着事。

  方程就坐在陆杨身侧,想到回魔都后,一大堆公司琐事,陆杨就想念自己父亲,他打开眼罩,转头问道:“方哥,我父亲这些天一点消息都没有吗?”

  在有钱后,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