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最终结果_黑科技:我的民科成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上能百分百属于他,实验室可以挂在夏为科技旗下。

  潘见伟点点头,他也不想待在京城,更不想回安省,这次他的选择意味着和背后的大学分道扬镳了。

  虽然以后依然可以合作,但最好别在人家眼前晃悠。

  两人又商议了一阵,约好后续筹建实验室事宜。

  陆杨需要在三个月内找到至少总额5亿的资金,先期投资三千万,潘见伟可以利用人脉,把该订购的实验仪器订购,专门设计的仪器联络设计。

  仔细算算账,陆杨就要在几个月内,还是要找到十亿左右资金。

  其中一半要填夏为科技的窟窿,另一半要砸在新成立的实验室。

  商量好后,两人各自处理后续的事,潘见伟要回校办理手续,很大概率还要兼任现在几个项目的负责人。

  他的项目别人根本接手不了,不管是墨子号后续型号还是量子光纤线路项目,都属于国家级项目,另外如果新技术成功,这两个项目是他的失误,以后还要想办法挽回才行。

  潘见伟已经想到以后估计有人质疑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别人可不会想量子通讯技术,是因为陆杨才成功,也许会想这是他在国家级实验室的成果,最后拿出去和别人合作,肥了自己口袋。潘见伟一大把年纪,也不在意那么多,他现在调头,算是调整方向,相关情况潘见伟也会提前向一些部门还有自己老领导汇报清楚。

  外界的议论,根本不用担心。

  陆杨没有回酒店,而是又去了理工大学见祁教授。

  最新情况变化太大,说好和理工大学合作的事,现在只能计划搁浅。

  当然陆杨如今资金缺口比较大,如果理工大学投资管理处,认可陆杨对自己创业的新公司高估值,那陆杨现在就会让理工大学上车。

  这次陆杨想的是至少5个亿,股份在2到3个百分点。

  算下来,比浩洋科技估值高许多。

  在陆杨眼里,量子通讯本来就比微观电子电磁波细胞共振加速技术要厉害。

  见到祁教授后,陆杨把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祁教授皱眉道:“你以后不在学校学习吗?”

  “是的,一开始就没打算和普通学生一样留在学校念书,就相当于我提前进入实验项目吧。”陆杨回道。

  陆杨的前世已经经历过研究生生涯了,他掌握的知识,比一些博士还多。

  这种情况倒是并不罕见,普通的研究生也就前一两年会听课学习,后期都是忙导师的项目或者自己的项目,最后完成答辩。

  陆杨是在哈佛读了一年,该学的基础知识都学了,后面的学校也教不了。

  当然祁教授这边是信息对抗专业,教的东西可能不一样。

  陆杨能被祁教授录取,是靠的量子通讯理论,有这个理论在,陆杨想要获得一些特权是完全合理的。

  祁教授点了点头,到时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