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六七章 内燃机_怒海覆清18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业之母。但是他知道蒸汽机的时代已经快要结束了。

  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将开始。

  西方列强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上百年时间,华族现在再抱着蒸汽机去追人家,肯定是追不上的。

  要想超过对方,就要提前站在第二场比赛的起点之上。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过蒸汽机也不能放下,因为即使到了电力时代,大部分的发电机其实还是靠蒸汽机驱动的。

  说的直白一些就是烧开水,将各种能量通过开水转化为动能,然后直接利用,或者是转化为电能利用。

  有人说,自从火被人发现并利用之后,人们就一直在通过烧开水的形式利用能量。就连核电站也是将能量转移给水,然后再转化成电能,说白了还是在烧开水。

  所以不要以为烧水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史蒂文斯将他了解到的内燃机跟董良讲了一遍。董良这才明白,原来内燃机的研究早就已经开始了。

  那么华族就更要加快速度了。

  “这个东西,你能做得出来吗?”董良问道。

  “应该没有问题,一些零部件的加工比蒸汽机更加精密,活塞需要采用一种耐高温的青铜材料,我们需要实验制取。另外就是气密性的问题了,还有这个火花塞,从来没有人用过。”

  史蒂文斯到底的是专业的,他迅速指出了内燃机制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能够提出困难,那就说明他能够造出来。

  董良干脆现场办公,将实验室的工匠都给了叫了过来,大家共同研究。史蒂文斯是蒸汽机实验室能力最强的,经验最丰富的,但是他不是唯一的工程师,一些华人工程师也渐渐成长起来了。

  华人中也有很多能工巧匠,有一些人的天赋也非常高,但是他们起步比较晚,缺少经验,因此董良才需要史蒂文斯这样有经验的洋人技师加入华族的研发团队。

  这些洋人技师能够让整个队伍充满活力。

  大家看了内燃机之后,大都见怪不怪,元首不是第一次拿出这样新颖的东西。

  要造一个新东西,首先要有设计图,第二步就是将那些零部件给制造出来,最后完成组装,然后进行调试,发现问题,再进行改进。

  “史蒂文斯,福州到泉州铁路上的蒸汽机车,你们这里能够按时造出来吗?”董良临走的时候问道。

  这个蒸汽机工厂的压力非常大,刚刚建成,就要承接大量的订单,还都是非常急的订单。

  “应该没有问题,元首,你们这里的工人比美利坚的工人勤劳太多了,要不然我也无法给您肯定的答复。”

  史蒂文斯到了这里才见识到什么是勤劳。

  怪不得那些工厂都喜欢购买华工呢。这些工人不仅仅干活细心,而且从来不知道叫累,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能否及时拿到工钱。

  史蒂文斯的身边跟着一群匠人,这些人同样都是工作狂,连带着史蒂文斯也不得不卖力地工作。

  华族上下现在都是这样一个氛围。

  营造出这样的氛围不容易,首先董良自己必须要起到带头作用,然后通过一级级的官员传导下去。

  这样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在为华族的崛起而奋斗。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