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9章 189公堂之上_二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真下死手。表面上看着是手下留情了,但是你底下的皮肉却都烂干净了。这种伤口最难治愈,也最要人命,若遇不上个好大夫,真就是几天就没命了。

  差役们知道的事情,京兆尹自然也知道。

  但他能说什么?

  他是判案的,只看呈堂供词,他总不能屈尊降贵亲自去给人验伤。

  既王徐氏拿不出有力证据,那指责桑家对她动用私刑,只能算是诬告了。鉴于她并没有真正的递状纸来打官司,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但鉴于王徐氏攀诬成性,不管是堂上还是堂下的人,先入为主就对她不喜起来。直觉就觉得这妇人嘴里没一句真的。

  这也就导致,接下来这妇人再攀诬些什么,众人条件反射就觉得又是她在狡辩。而等桑家那边拿出充足的证据,证明王徐氏之前的言语确实存在颠倒是非、攀诬等情况,堂下众人俱都忍不住拍案叫骂起来。

  先说王徐氏怒骂桑拧月克死了她儿子。“克人”一说本就信者有、不信者无。桑氏到底有无克人这先不说,只说因王梓文是中了举人之后溺死的,他是有功名之身,当时徽州那边对他的死亡很是重视。特意让仵作验尸,并开具了人是意外而亡的证明。

  当时桑氏女在哪里?她在蔚县。

  两地千里之遥,不说克不克这些虚的,只说在现实条件上,王梓文的死,就与桑拧月没有丝毫关系。

  再说桑拧月没有守孝,这更是无稽之谈。京城中有不少从蔚县过来做生意的人,他们许是不认识桑拧月,但绝对知道她的前公公王主簿。王主簿家的媳妇是在孝满后大归的,这件事众人也有所耳闻。盖因为那王家对此骂的厉害,说起这媳妇嘴上没一句好话。但闻听此事的大多是成年人,自然有自己的判断。若那王家当真千好万好,那媳妇会迫不及待的离开?即便人家真离开了,这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毕竟早在开国年间,为鼓励生育,寡妇为亡夫守孝的规矩其实就已经被废除了。当然,也有那夫妻情分深的,妻子会在守满一年孝后再改嫁,这都是合乎情理的。

  这王二郎的媳妇离开时,可都为他守了一年多了。但人家还年轻,身边也没个孩子,那趁着如今还能生育重新走个人家,今后老来不也有个指望么?

  这事情过分么?这完全不过分啊。

  至于说,这媳妇折腾的婆家支离破碎,还借着家里出事,卷走了家里所有的钱财,这些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因为,首先在时间上,这就对不上。

  桑氏离开王家时,王家势头正旺。而王家是在什么时候倒下的?是在桑氏离开最起码有半年后。当时桑氏都不在蔚县了,还如何卷走王家的产业?

  再说王家倒下,那也不是桑氏折腾的,纯粹是王家父子作恶多端,这才被抓捕了。

  这事情桩桩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