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60章 池子里的猫腻_重生:我的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60章池子里的猫腻

  ps:章节序号发重了,不影响阅读。

  ——

  “王老师请坐。”

  傍晚,喜来登饭店二楼餐厅的一间包厢内。

  陈亚军替王红成拉开软包椅。

  “王老师尝尝这个,古巴的雪茄。”

  金彪从李建昆的雪茄盒里,取出一根烟,送到王红成手上,还给点好火。

  这俩二货对他们的爹娘,只怕都没这么孝顺过……李建昆心想。

  王红成年纪不大,三十左右,面白无须,戴着一副无框眼镜,梳着三七分,看起来斯斯文文的,确实像个知识分子。

  而实际上,他不过是个半文盲。

  倒是有张初中毕业证。

  拎几斤猪肉让一个初中老师帮忙搞的。

  因为早几年他想当司机,开公车,有学历要求。

  正是由于当司机的经历,让他把注意力放在了汽车的燃料问题上。

  他认为,石油不是由有机物日积月累转变来的,而是水在地下与某种物质发生反应,最后变成了油。

  于是,他开始钻研如何让水变油,不知经历过多少万次的实验,期间还不慎把自己的小指头炸掉一节。

  头盖骨也炸伤过,头上缝了一百零七针,伤还没完全恢复,他就匆匆跑回家继续“实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终于实验成功,研制出能够使水变油的物质——水基燃料。

  这就是他创造“第五大发明”的大概过程。

  当然,其中有多少成份是他自己杜撰的,旁人不得而知。

  在人们眼中,他是一個原本大字不识几个的人,凭借顽强的意志,以及对科学研究的无限热忱,自学成才,缔造出传奇。

  这也是陈亚军和金彪如此尊敬他的原因之一。

  在李建昆看来,这厮简直是自我营销的老祖宗。

  李建昆今天打扮得特别壕,西装革履,梳着油亮大背头,手上戴着从老王那儿借来的劳力士金表——

  老王时常去港城李建昆买下的电冰箱厂出差,这块表是在港城买的,出国时才会戴,装点门面。

  此举是为了打造金主人设。

  否则以他平时随性的打扮风格,年龄又摆在这儿,骗子只怕不太喜欢。

  双方寒暄好一阵儿后,菜肴上桌,小酒斟好,边吃边聊。

  “李经理勿怪,上次电话联系后,我思来想去,水变油的技术还是不能卖,其中意义重大,对于我个人,对国家,对全世界都一样。”

  “理解理解,上回也是我们心大了。所以我们后来反思过,认为如此重要的项目,还是王老师您来负责好,我们只投资。”

  “嗯,这个模式倒是可行。”

  王红成说着,看看哼哈二将:“小陈和小金也同我讲过,说李经理这边资金已经准备好了,搞这个项目没人能比我清楚需要多大投入,当然,回报率更是堪称无限。我还是想问一句:李经理你准备了多少钱?”

  李建昆笑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