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6章 月下之约_重生:我的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6章月下之约

  徐庆有下台,没有回到五四社阵营,灰溜溜挤向大饭厅门口,消失不见。

  如同丧家之犬。

  无疑,李建昆以摧枯拉朽之势,取得了这场PK的胜利。

  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以及满堂喝彩,他缓缓走下舞台,内心平静。

  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拿出来可惜了。因为他将确保这首诗的原作者,这辈子不再写诗,或者说不再做一个思想工作者——

  这一想法诞生于不久之前,在慧州接触到所谓的特异功能后。

  当时李建昆猛然想起,他有一名学弟,几年后会因此去世。同在燕园,他知道名字,可以说这位学弟他眨眼便能找到,不救吗?

  救!

  挽救这名学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改变他的生存方式。

  越是去试图追寻某些终极道理的人,才越容易陷入思想的泥沼。

  普通人,更关注的是柴米油盐。

  没记错的话,这首诗诞生于1989年,而同年,原作者便卧轨自杀。

  他向往的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上辈子没能实现。

  这辈子,李建昆打算助他一臂之力。

  从此世间会少一名优秀的诗人,但是,这孩子至少能活着。

  活着,不比什么都重要吗?

  下台时,李建昆扫视全场,这位学弟,保不齐就在现场。

  大饭厅后方,某处角落,一个姓查的、79届法律系学生,眉飞色舞,惊喜地与周围同学探讨着这首诗,简直写进了他心坎里。

  李建昆回到早晨社阵营时,李春等人同时起身,如同迎接凯旋的将军。

  “建昆,我不得不说一句,你是被经济学耽搁的诗人啊!”

  “我愿在诗人前面,添加一个前缀——伟大。”

  “建昆,要不转系吧?以你的才华,搞文学创作,还愁不能在文坛占据一席之地?”

  “此言差矣。仅凭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刚才那首《见与不见》,文坛必须有建昆一席之地!”

  “啥也不说,请接受我的膝盖。”

  李建昆跟他们插科混打一阵,坐回自己的板凳,旁边沈姑娘耷拉着小脑瓜,耳根子都是红的。

  李春等人窃笑。这么大的事,居然不早说。

  大伙蓦然发觉,这一对还真是天造地设,郎才女貌。

  李建昆轻声道:“散场后,一起走走?”

  核武器已经丢出来,沈姑娘显然被炸得不轻,还得适当治疗一下,否则只怕会适得其反。

  这年头姑娘脸皮薄啊,沈姑娘还是未开情窍的那种,很可能躲着自己。

  沈红衣犹豫,她不敢,她现在甚至不敢跟这个男人坐在一起。她感受到自己浑身上下,每一颗毛孔上都汇聚着目光。

  “待会我先走,我在柿子林最东头的那块小草坪等你。”

  等散场时,已经很晚,大抵上应该没什么人再去逛柿子林。

  沈红衣微不可闻地应了一声。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