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0章 摘果子_重生:我的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子机若干,但太多大抵无法保证质量,哗啦哗啦地复制。

  一天能出多少盘磁带,简直难以想象。

  录制好后,把磁带装进塑料壳,利用裁带机进行裁剪。

  裁剪完毕,贴上AB面,装封面和外盒,一盘磁带便加工完成。

  效率之高,李建昆也是真服气。

  可惜没辙啊,有些东西搁内地,眼下不是私人能惦记的。

  “问下,如果我想让你们帮忙制作母带,歌曲我来选,一盘母带伱们收费多少?”

  “母带?我们不卖母带。”

  “我出高价。”

  “……可以谈谈。”

  资本社会,唯钱论。

  无所谓谈不下的买卖,谈不下,只是因为你的钱没给到位。

  半下午,深水埗。

  林新甲领着李建昆,来到港城当下最红火的一个电子集散地——鸭寮街。

  鸭寮街的历史渊源且不提,听名字就知道,以前遍地鸭寮。

  如今以售卖电子零配件为主,成品电子设备为辅,港城是自由港,在这里几乎能找到全世界所有的主流电子产品。

  街道狭窄。

  港城的共有特征。

  街道二面兜售各类电子产品的铺子百花齐放。尤以音响铺客流最旺,每间铺子都人满为患,高功率喇叭嘭隆嘭隆,播放着时下最流行的音乐。

  80年代港城著名的三王一后中,那对兄妹暂时还没火,比谭陈二人更火的,是许冠杰和林子祥。

  如此逼仄的街道中央,竟然还硬挤进来一排车仔档。

  不过存在既有道理,车仔档贩卖各种美食,有红橙橙的卤味,饱肚抵饿的柴鱼花生粥,别具风味的猪油渣面,清热解渴的崩大碗。

  人们可以一边逛电子街,一边享受美食。

  “老板,到了,就是这家邹记。”

  两人走进铺子,中年老板记性不赖,一眼认出林新甲。

  “老弟,你可算来了,我是千盼万盼啊!”

  “说了要买肯定会买。不过你的货要靠谱。”

  “靠谱!绝对靠谱!这位是行家?”中年老板讨好般望向李建昆。

  这是一笔大单!

  之前还将信将疑,现在人家回头再过来,可就是板上钉钉了。

  李建昆淡淡一笑,目光已经被铺子里摆着几台样机给吸引,正是他苦苦寻觅的小型磁带刻录机。

  咱不比港城的录音大厂,想干翻版磁带这买卖,其他玩意还好说,缺了它,那是真不行。

  这几台小型磁带刻录机,分六槽和九槽的,全是泥轰国的牌子。

  他们净爱整些稀奇古怪的玩意。

  这东西,可以说专为盗版而生。

  换句话讲,生来即是一款作恶工具……

  李建昆像模像样研究一番,弄得中年老板心里犯嘀咕,以为真碰上一位“大玩家”!

  鸭寮街上不少这类人,对电子产品十分痴迷,成日在街上逛,买的少看的多。

  那是真懂。

  但凡能凑够零配件,许多产品他们都能徒手组装出来。

  李建昆指向其中一台九槽的,“什么价?”

  “上次林老弟说是要采购几十台,具体要多少?”

  “一百台。”

  “嗝!”

  中年老板眼珠瞪圆,他入铺鸭寮街到现在,还从未做过这么大的单。

  “两位请坐,我算算,算算。”

  中年老板忙不迭搬来马扎,心花怒放啊!

  李建昆没太在意,小型磁带刻录机再贵也贵不到哪里去,指定没有内地的一台黑白电视机贵。

  他掏出香烟,往旁边递一根。

  林新甲双手接过。

  “事办的不错。”

  “应该的。”

  “明天开始找找地方吧,保不齐内地那家单位会要求过来参观。从长远来看,公司也需要个办公地点。”

  “租间写字楼?”

  “嗯,暂时不用太大,布置上花些心思。”

  “好!”

  林新甲神情激动,公司拥有实体,一来他将有个窝,二来总经理的头衔,才算多出几分名副其实。

  比如像现在,他哪好意思跟熟人说他是什么总经理?

  人家怕不是要笑掉大牙。

  (明早迟点……)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