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千古对错谁评说_三千剑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回答他,又问道:“你觉得曹操是何种人?”

  他一愣,先生今天提问,怎么像脑筋急转弯?想起后世那句经典评价,就说道:“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刘博士轻拍桌案,笑道:“说的妙。这是东汉末年名士许劭的评价吧。入木三分。过来,你先来看看这段文字。”

  十方好奇的绕过长案,来到先生的案前,看到纸上墨迹未干,写着一段话: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恭肃。而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躲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汗国虐民,毒施人鬼。

  看过一遍,他的目光又落在“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上,揉了揉眼睛,才确定没有看花眼。他强压下心底的惊诧,抬头望着刘博士。

  “此为建安七子陈琳所作的《为袁绍檄豫州》。”刘博士静静的等他看完,又拿起案上角落的一本线装薄册,说道,“这本《魏书·武帝纪》是本朝观阁令史陈寿所作,却没有记载过此事。你且看过再说。”

  十方接过这本《武帝纪》,又默默的看了起来。

  刘博士倒出玉壶中的新茶,坐在案前喝茶。看着十方皱眉看书的样子,嘴角微翘,露出一丝笑容。也幸好十方正埋头看书,没看到刘博士的笑容。不然一定会吓他一跳。

  他一口气看完,才抬起头道:“这位陈寿先生竟称前朝的魏武皇帝为太祖,对曹操的评价似乎很高呀?”

  刘博士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头道:“陈寿历经蜀汉、曹魏、司马三朝,在书中称曹操为太祖,所著《三国志》的字里行间也透出以魏国为正统,兼顾本朝利益,掺杂了不少个人情怀。在作志中美化曹魏甚多矣。”

  十方转着眼珠,试探的问道:“先生对曹操的印象不好?”

  “嗯,是不好。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曹操篡汉,大汉数百年基业从此断绝。可惜可叹。唉,又扯远了。你对那陈琳的檄文有何看法?”

  十方仔细想了想,抬头说道:“我觉得吧,曹操还是盗过墓的。但肯定没董卓那么明目张胆。陈琳的檄文应该属实,最多在细节描述上夸张了。”

  他说完心里有些奇怪,为什么刘博士对研究曹操盗墓的历史有了兴趣?

  心念忽然一闪,似乎在很久之前,少帝也说过这样的话题。但那次是偶然提起,并没有细说……

  刘博士微微点头道:“恩,我也是这么想。但我对曹魏素来不喜,与那陈寿的看法更是南辕北辙。所以才把资料给你,由你自己来判断是非。”

  十方点点头,又奇怪道:“可是,先生为什么要我看这段历史呢?”

  “不用问。少帝宣你进宫,八成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