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蓝天白云亦相知_金陵十二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在浦城兴起,并在教坊的传播下,以极快的速度向周边传播,浦城教坊司迎来了建坊以来最为辉煌的昌盛时期,其声名之显赫,引得各地名流争相慕名而来,四大公子声名更显,除了原有的无遐,竟连其他几个也与蓝轩齐名了。

  随着这种体载在坊间的唱响,“桃花状元”林阡陌之名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记住。其实这所谓的新体裁,就是元曲,林阡陌那日见青衣坊的客人中并非全是文人,大多还是商贾市井之人,于是写了几首散曲给四大公子弹唱。曲源自于词,词偏雅,曲偏俗,唱来大家都能听得懂,相对词的含蓄,那种直白的语气对一般民众来说更容易接受一些。她也只是想试一试,告诉无遐唱曲儿这样更容易谱曲些,没想到一下子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很快流传开来,看来金陵人民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值得表扬的。

  林阡陌由此成了这种新体裁的创始人,在无遐问她该给这种新词体取个什么名儿时,她随口说道:“不过是随意而为,不如就叫散曲吧。”随后她突发其想,脑海中有了一个构思,并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向无遐提了出来。

  这个构思就是戏曲,她记得这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不管哪个地方,哪个朝代,都有着许许多多的追随者。她还记得书中所学,元宋杂剧盛行,《窦娥冤》、《汉宫秋》、《赵氏孤儿》这些都是当时的经典剧目,教中文的老教授还曾把元曲列为考试重点,逼着她不得不从学校图书馆借了一大堆关于元曲四大家的著作去看,她猜想老教授是个戏迷,后来事实证明果然如此,在她期中考考了全班最高分时,老头儿打赏了她一张戏票,带着她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感受了一番戏曲文化的洗礼,那天演出的都是经典剧目,一张张五彩的脸谱,一段段优美的唱腔,让她对中国传统戏曲彻底折服。

  这里的戏剧表演方式并不是没有,只不过仅限于两个角儿在台上唱,几个师傅在下边拉弦配乐,没有布景,没有更多的人物,更像是两个人在搭配着说故事,用林阡陌熟知的事物来对比,金陵现有的好比是相声,而林阡陌要发展的是小品。她决定要把戏曲这一艺术形式发扬光大,将它们搬上舞台。她相信这一创意会受到大家的欢迎,来教坊的人都是挥金如土的主儿,想想前世那些电影的票房,电视剧的收视率,林阡陌终于有了一个生财之道。更何况这也是为繁荣金陵人民的文化生活做出贡献,遂把想法与无遐一说,聪明人对聪明人,自然一拍即合,得到了他的赞同。

  “一阵风,一阵雨,满城中落花飞絮。纱窗外蓦然闻杜宇,一声声唤回春去。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剔银灯欲将心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