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1章 其疾如风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1章其疾如风

  于禁和朱灵这支偏师攻伐范围虽然不大,但战略意义还是不小的。

  作为偏师,其目的就是牵制淮阴的驻军。

  要是没有这一支偏师在侧翼牵制威胁,淮阴的驻军在贺齐统帅下全部驰援淮安,那曹操中路就不用打了。

  贺齐、徐琨联军近万人守淮安郡,曹操区区三万之众根本不可能攻陷。

  而随着于禁攻入了盐渎,淮阴一线的江东守军根本无法调度,必须守卫邗沟漕运。若邗沟被于禁截断,那江东不论是向前线运粮还是调兵都要格外多绕近千里的海路。

  粮草转运要多耗费半旬,消耗会格外严重。

  但其意义如此之大,伴随着的风险同样令人心惊。

  于禁攻下盐渎后就按军令继续向射阳方向进军,攻下射阳再往前就是邗沟了,向北可以攻击淮南的军事重镇淮阴,向南则可以攻打平安县,直接阶段邗沟水运。

  只是大军开拔到射阳境内,于禁就谨慎的驻军在了射阳县东北一带,倍增探子以探敌情,同时深沟固垒,以筑营盘。

  而让他这么谨慎的原因正是射阳险阻的地理形势。

  从射阳往东,一直到长江沿线都只有一个盐渎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一带有大片的泽国池沼,大片土地都沼泽覆盖。

  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疆域只有射阳西面的邗沟沿线和东面滨海的盐渎一线。

  所以广陵郡内,射阳这片泽国池沼算是被东西两片平原包围在其中。

  这种地形毋庸置疑,一旦进入射阳,就是自陷绝地。

  于禁不得不加倍谨慎,以免自陷绝地,而被江东军队团团围困。

  只是曹军这样驻扎在这里,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扎营次日,朱灵便眉头紧锁,找到了于禁。

  “于校尉,我等三军籍籍而不前,军中已有物议。我等不进兵,为何要凿堑安营于此啊?”

  于禁虽然统领一支偏师,但他的职位的确不高,仅是平虏校尉。

  曹军之中,也是只有两员将领一位是振威将军程昱,他领济阴太守,督兖州事,负责防御黄河沿线,以抗袁绍。

  袁绍、曹操、孙策三位诸侯面临的形势都差不多,这三位诸侯本身都只是一位州牧,所以不大可能任命部下担任另一州的州牧。

  故而都是选一位能臣,督一州之事。比如孙策就以奋威将军张昭总领军府,以虞翻、庞统分别督扬州、荆州事。

  袁绍则以奋武将军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以袁谭、袁熙、高干等子弟任各州刺史。

  而曹操的应对则是以荀彧总览军政,以付波将军夏侯惇为颍川太守,督豫州事。

  夏侯惇之下,是曹仁、曹洪、任峻等宗室将领。

  再往下才是于禁的这个校尉。

  平时于禁没有多少兵权,仅统帅青州军数百人

  这一战是曹操需要于禁的统兵才能,乃遣步卒二千人,使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