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9章 中原两千年应羞见我,孙郎才气_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9章中原两千年应羞见我,孙郎才气

  与功曹相似的选士之法?

  虞翻担任了这么久的功曹,可谓对功曹职权了如指掌了,可一时也没明白孙郎所说究竟是什么意思。

  他说道:“按目前选士之法,正式成文是出自文帝诏令,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天下谓之察举或选举。”

  “而功曹则定下对策及等第,以统一标准。”

  对策即考试,等第即评级。比如举高第,即经过考核,成绩优秀,名列前茅。

  察举制下,也并非是不考试。

  至少,孙策要是现在说科举制,虞翻是能够理解的。无非也就是强化一下对策的规格。

  但孙策却没有谈及科举制,而是问道:“对策这一项,从各科选士之后,一生之中可还有第二次?”

  “这……”虞翻思考了一下,说道:“基本只有一次,不便再考。”

  “不便再考?”孙策笑了,问道:“君以为是何方面不便再考?”

  “是德法的孝廉?一个人年轻之时品德高洁,便一生之中,皆永不堕落,不会贪污受贿,不会中饱私囊?”

  “还是才能之科,一名勇猛知兵法的猛士,年老体衰之时还依旧勇猛?让他去领兵冲锋陷阵,是否合适?”

  大汉其实是有才能一科的,尤其在东汉,由于灾变不息,盗贼众多,所以急需军事人才,所以自成帝始,便形成这一科,常诏令:“北边二十二郡举勇猛知兵法者各一人。”

  但察举制下,不论是岁设的常科,还是特殊下诏的特科,以“德”为主的孝廉、孝廉方正、至孝、敦厚等科;以“文法”为主的有明法科;以“才能”为主的有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有道等科。都是一次举用,此后不再考。

  一考定终生,在当下就已经是常态。

  当然,即便如此,察举制也比科举制强的一点在于,察举制里面还有个察字。

  为了保证举士的质量水平,官府要求察举者必须对自己推荐之人的品德能力负责,不得因私废公,倘若举士出现问题,举荐人连坐受罚。不仅如此,那些没有按照要求如期举荐一定量人才的地方官员也会受到惩处,轻则降职贬谪,重则被迫离职。

  而且因为察举各科并重,不像科举只考儒家经典(其实是后期),所以也有利于招徕各类人才。

  而听完孙策之言,虞翻若有所思,问道:“将军是想以功曹考察、评级之法以筛选士人?”

  孙策立即重重点头,不愧是江东大贤,思维就是透彻。

  孙策说道:“凡此之前,都是上察下举,士人方能出仕,而举荐一考之后,基本有升无降,可谓是一考定终生!我以为此法极其不妥,完全可以由功曹设置考核,广筛士人以及官吏!”

  看着虞翻眉头紧蹙,对此言一头雾水的模样,孙策露出了笑意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