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9章 扫地老僧_从神雕开始的武学奇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

  “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萧峰而今于辽国位居高位,自当全力促使宋辽和平,决不起动刀兵。”

  “且萧峰身为少林弟子,师承玄苦大师,更要维护师门,岂能让寺中绝技外流?诸位大师明鉴。”

  玄寂等僧皆知萧峰侠义无双,一诺千金,听得他言,俱已信了七八分,但此事干系重大,萧峰又是辽人血脉,众僧始终心有顾忌,不能尽信。

  玄寂正要说话,忽听得长窗外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善哉,善哉!萧居士宅心仁厚,当真是菩萨心肠。”

  苏灿吃了一惊,他自入藏经阁便全神注意四周,居然兀自不曾察觉窗外有人,当即闪身出去,只见窗外走廊之上,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着一把扫帚,正在弓身扫地。

  这僧人年纪不小,稀稀疏疏的几根长须已然全白,行动迟缓,有气没力,不似身有武功的模样。

  苏灿精神一振,他逍遥御风心法奥妙无穷,修习灵鹫宫石室中武学一日千里,远比天山童姥参悟速度更快,武功实已后来者居上,略胜天山童姥一筹,自忖当今天下只剩这么一个高手或能胜己几分,此番前来,心中实有讨教之意。

  少林众僧、谭公谭婆、鸠摩智以及萧峰父子也已来到藏经阁外,见到这老僧,均觉惊讶,谭婆脾气略爆,兼之死了师兄,正是烦躁时候,率先问道:“你躲在这里有多久了?”

  那老僧慢慢抬起头来,说道:“施主问我躲在这里……有……有多久了?”

  众人一齐凝视着他,只见他眼光茫然,全无精神,但说话声音正是适才称赞萧峰的口音。

  那老僧屈指计算,过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脸上现出歉然之色,道:“我……我记不清楚了,不知是四十二年,还是四十三年。”

  “这位萧老居士最初晚上来看经之时,我……我已来了十多年。唉,来来去去,将阁中的经书翻得乱七八糟,也不知为了什么。”

  萧远山大为惊讶,心想自己到少林寺来偷研武功。全寺僧人没一个知悉,这老僧又怎会知道?多半他适才在寺外听了自己的言语,便在此胡说八道,说道:“怎么我从来没见过你?”

  那老僧道:“居士全副精神贯注在武学典籍之上,心无旁鹜,自然瞧不见老僧。记得居士第一晚来阁中借阅的,是一本《无相劫指谱》,唉!从那晚起,居士便入了魔道,可惜,可惜!”

  萧远山这一惊当真非同小可,自己第一晚偷入藏经阁,找到一本《无相劫指谱》,知是少林派七十二绝技之一,当时喜不自胜,此事除自己之外,更无第二人知晓,难道这老僧当时确是在旁亲眼目睹?一时之间只道:“你……你……你……”

  老僧又道:“居士第二次来借阁的,是一本《善勇猛拳法》。当时老僧暗暗叹息,知道居士由此入魔,愈陷愈深,心中不忍,在居士惯常取书之处,放了一部《法华经》、一部《杂阿含经》,只盼居士能借了去,研读参悟。

  不料居士沉迷于武学,于正宗佛法却置之不理,将这两部经书撇在一旁,找到一册《伏魔杖法》,便欢喜鼓舞而去。唉,沉迷苦海,不知何日方得回头?”

  本书设定为灵鹫宫石壁武学强度类似于侠客行中侠客岛武功,高明深奥。天山童姥内功心法有所缺点,修习石壁武功进境缓慢,虽然多年修炼,但也只练成了一小部分。

  而苏灿逍遥御风心法与石壁武功十分契合,进境一日千里,很快就已经将石壁上武学大部分练成,武功也胜过天山童姥。

  至于与扫地僧相比,打过才知道。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