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章 谁是二愣子?_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印。”

  听到这一条,李二心跳都有些加快了。

  似乎嗓子有点干,咽了口唾沫,压抑住心中的激动,李二沉声问道:“你是说?”

  “没错,我们的十年扫盲计划可以实施了。”

  真的?

  萧锐将之前在崔家的一套,跟皇帝讲了一遍,李二眼中异彩连连,不住叫好。

  “这么说,你将这一切都告诉崔守真了?他害怕了?”

  “没错,他是个聪明人,能够看懂形势。大势不可逆。我们做这一切都是阳谋,他们挡不住的。”

  李二抚掌赞道:“好,好得很!贤婿,明日、明日大朝会,你一定要来。就议这个扫盲大计。”

  呸……真·势利眼。

  刚才叫我二愣子,现在就是贤婿?您是皇帝呢?还是变色龙?

  次日大朝会上,皇帝提出全国扫盲行动,犹如一颗核弹般,惊呆了满朝文武。特别是五姓七望这些世家大族的官员。

  偏偏他们也不敢站出来明着反对,这可是实现孔圣人毕生的目标,开民智,让人人都有书读呀。谁敢拦着,那就是举世公敌。

  士族一层的确强大,可比起普天之下的平民百姓来说,那就是九牛一毛,谁敢拦着平民百姓读书识字,那不用朝廷管制,百姓们自发聚起来就能砸了他们的宗庙。

  经过三天特殊朝会的商议,决定先推出两点举措,其一就是各地官府负责售卖蒙学三册,一文钱一册,人人都可以来买。全国统一价格,严禁任何私人或者官府加价,查出一件立即下狱严惩。

  另外在各个县衙门口,刻书宣化,每逢初一十五,各地县令都要亲自出门,给百姓教授讲述刊刻的蒙学书籍。

  为什么大唐读书人少?一来是书册珍贵,二来是私塾先生紧缺,许多百姓家里买起两本书,却无人教导识字,也是无用的。而且更多的普通人都是家庭穷苦,温饱都成问题,哪里还有闲钱和时间去识字呢?

  现在有政策,县令初一十五出门授课,专门教蒙学识字,大大的缓解了没有蒙学先生的难题。

  萧锐更是组织了一批人,将三字经编成童谣,传遍四方。这样的话,孩子们一边念诵着童谣,一边对照着县衙门口的石刻,慢慢也可以认得许多字。

  总之这一条条的政策和层出不穷的手段,不仅仅是五姓七望,许多门阀世家都慌了。

  士族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就是因为识字。不,是因为常年把控着读书人。每个强大的门阀世家,都有自己很高档的、秘传的家学传承,这才是各家的根基。

  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哪怕再有天赋,识字无门,不还是做不了官?

  可现在好了,先是土豆粮食推广全国,让人人吃得起饭。现在又是书册便宜到一文钱一本,让人人都读得起书,要不了多少年,天下人人都识字,那朝廷岂不是想用谁当官都行?岂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