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外学习与海防 下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词找了一圈。)

  这次贸易,美国向清朝出售了32吨铅、50吨木材、12桶酒、一箱毛皮(海狸皮)、2万西班牙银币和近30吨西洋参;带回了700箱武夷茶、100箱熙春茶、2万匹南京棉和一大批瓷器、手工艺品。清朝商品在美国受到了热烈欢迎,华盛顿本人就购买了三百多件瓷器,和茶壶、象牙扇等工艺品。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双方贸易品的类型。

  1820年前后,阮元主持修订《广东通志》,要记录美国的情况。而此时清朝眼中,美国就是个贩卖原材料的法国的小弟。可能也是因为如此,想当然地把他归为非洲国家了。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也很典型。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时,有英国商船遭遇风暴,当地军民救起落水船员,林则徐趁此机会亲自招待,询问西洋情况。结果林则徐询问“都鲁机(即土耳其)是否系米利坚地方”,因为问的太奇怪,还受到了英国船员的嘲笑。

  为什么林则徐会专门问这个问题呢?这个也要看背景。

  美国和清朝的贸易来往发展很快,但贸易逆差也十分惊人。在1805年到1844年间,两国的贸易逆差高达39%。

  美国在这方面的处境,比英法等国更加糟糕,因为英法可以出口工业品、机械等赚回一些利润,而它连这都基本没有,出口全靠原材料和现金现银,其中尤其以金银为主。仅在1805至1815年的十年间,美国输往中国的金银价值为2270万美元,而同期输往中国的货物只有1000万美元。

  虽然美国也通过垄断商路,把中国商品分销给拉美国家的方式,挽回一些,但整体的差额实在太大,几乎无济于事。

  为此,美国也迅速开始了烟土贸易。然而英国人做生意从来不照顾看同宗同教,垄断了印度的高质量烟土,丝毫不准他们插手。美国人只好转而贩运土耳其烟土。

  而土耳其这个词,对清朝来说还很新奇。

  这里就是当时的一个主要问题:翻译名不统一,而且别名太多。

  明清时期对于奥斯曼有多种称呼,包括鲁密,控噶尔,鲁木等,而且不同来源还有不同的别名。

  《西域闻见录》记录说,“控噶尔国……风俗敦厚,知礼让,彝伦攸叙,与中国不殊,迥非西域各国禽行兽处之比。”它认为这个国家的首都是“务鲁木”,这个描述基本上就是复述汉朝人记录的罗马,非常正面。

  清代蒙古人的编年史《恒河之流》则认为,控噶尔国是察合台的后代。书里记录说,“四子控噶尔(küngkür),在鲁米国(rumulus)当汗,定都于伊斯坦布尔城(istambulqota)。”

  所以这个概念就十分混乱,首都一会儿是伊斯坦布尔,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