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五章 朕喜欢!_大明王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区区一个钦天监官员,就算是钦天监监正,也影想不了这种家国大事,由得他去折腾——这年头,培养点钦天监官员真不容易。

  关键是没几个人愿意去钦天监,去了钦天监,意味着祖祖辈辈都得被困束在钦天监里。

  问道:“黄昏怎么应对的?”

  以朱棣对黄昏的了解,自从自己登基之后,黄昏基本上就没怎么看过书了,也许在永乐二年的科举之前看过一段时间,但要知道李懋是永乐二年的科举进士,黄昏这半灌水要压倒李懋,还是很难。

  所以黄昏大概率会逃避。

  尚宝司丞又是如此这般一说,朱棣讶然,“他竟然敢硬着头皮上?”

  问道:“李懋的诗呢?”

  尚宝司丞立即献上。

  朱棣看了看,暗暗点头,“不错,有些才情。”

  这就简在帝心了。

  以后只要稍微有个机会,朱棣能想到李懋,那么这位永乐二年的科举进士,大概率就要青云直上,正式走在仕途的康庄大道上。

  所以这就是诗会的好处。

  之前靖难余晖之中死去的女秀才刘莫邪,也是通过诗会走入朱元璋的视线的,要不然哪能得个女秀才的恩赐功名。

  李懋恐怕也没想到,他会成为本次诗会的最大赢家。

  放下李懋的诗,朱棣问尚宝司丞,“可曾记录黄昏的诗词?”

  估摸着是比不过了。

  李懋那首诗确实还行。

  尚宝司丞不敢说二话,急忙把记录的《石灰吟》递给朱棣。

  朱棣接过一眼,看见了石灰吟三个三字。

  讶然而笑。

  就这?

  那什么石灰有什么写头,你黄昏不会真以为你能写出《卖炭翁》那样的千古佳作罢,那可是白居易,你黄昏再读二十年书也赶不上。

  天赋差距在那里。

  入眼看了两句,暗暗摇头,比不上了,文字太朴实了,毫无出彩之处。

  再看下去。

  朱棣倏然僵滞。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严格来说,这也是写实。

  石灰本来就是要打碎之后再使用,然后留下一片白净,所以这两句从表面上来,还是描写石灰的使用过程及其效果。

  但是,又不仅仅于此。

  这种感觉,朱棣就像先是走在一片荒无人烟的蔓草小道上,看不到丝毫盎然生机,只是无尽的平庸,然后突兀的,前面出现了一座高山,山间有瀑流从天而落。

  迎面而来,敲打着人心。

  写物言志。

  这是诗词要达到的目的。

  那么黄昏做到了。

  而且是于腐朽之处见神奇,于无声处起惊雷。

  简单的两句写实,却酣畅淋漓的将黄昏的心志剖开,没有丝毫隐瞒的裸裎在世人面前,坦荡的显现在朱棣眼前。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哪里是石灰。

  这分明就是一个愿意为了大明天下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黎民,甘愿奉献无惧险恶也要留下一片清白盛世的明臣之心气。

  为此不惜粉身碎骨!

  这是何等的胸怀和胸襟,这是何等的壮气凛然。

  朱棣深深的震撼了。

  他以为自己了解黄昏,然而看见这首诗后,他发现自己对黄昏的了解还是太少,黄昏心中竟然有如此伟岸的初心和志气。

  朱棣拍案而起,情绪激动,大笑着说:“好一个要留清白在人间!”

  朕喜欢!

  这首诗写的是黄昏自己,但朱棣却又觉得,这何尝不是写自己呢,这不正是自己靖难之后的心中所想吗。

  朕和黄昏果然是同一类人!

  大明王冠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