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七章 安南改名交趾,大明之疆域!_大明王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属国那边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别人会说我们自私自利,不顾附属国百姓死活的。

  纳了吧。

  说事实讲道理摆证据。

  当朱棣这番话之后再上了这段证据,以太子朱高炽为首的人还能怎样?

  认了吧。

  于是满堂文武跪下,大呼陛下仁慈。

  朱棣很是满意。

  确定要将安南纳入版图了,但是具体怎么个处置法,还得拿个雏形计划出来,于是六部尚书和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门你一言我一言,始终没有个定论。

  朱棣也不急。

  他当然不急,饿的又不是他一个人,况且朝会之后他去吃饭多快多近,你朝会臣子不仅站着,还饿,下朝后还要走一截路去吃饭。

  别说,朱棣这招很快见效。

  虽然大家还没讨论出个结果,但争论声渐渐小了,都想着不争了不争了,先吃了饭下一个朝会再来讨论这个事情,反正安南现在在那里,跑不掉。

  黄昏一看不行啊。

  你们这么争来争去整不出个具体方案,朱棣搞不好要把老子留下来,而老子现在要享受天伦之乐,要回去逗玩具呢。

  双胞胎,还是龙凤,开玩笑呢,老子现在幸福得不得了。

  可不想天天呆在朝堂上。

  今天必须把这个事情定下来!

  于是咳嗽一声,出列,“安南官吏陈情,安南国本交州,愿复古郡县,与民更新。既然如此,那就尊重安南的意见,再结合我大明当下行政制度,设安南为行政省即可。”

  朱棣眼睛一亮。

  其实他作为大明天子,将安南纳入版图这个事情早就在心里谋划了几日,也早就有了处置的方法,之所以在朝堂上让群臣议,不过是看是否有缺漏之处。

  现在黄昏这言论,恰是他心中所想。

  不动声色,“黄指挥且说说看。”

  黄昏哪疑有他,他现在只想赶紧弄完这档子事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大声道:“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将包括交趾在内的七个郡分为交趾刺史部,称为“交州“,循此例即可,有史据可靠,安南黎民也不会反对,对应起来,我大明将安南改为交趾,在安南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三司,对安南实行军政明事的实际掌控即可,哪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

  一句花里胡哨,让朝堂的重臣老脸一红。

  大家开始确实想得太多。

  现在黄昏这么一说,确实有道理,直接按照汉武帝时期的处置就行了,到时候往安南一驻兵,就形成了对安南的实际掌控。

  朱棣暗暗颔首,他也有这个意思。

  甚至有点惊艳。

  黄昏这小子果然是老子肚子里的蛔虫,这得让他说准了。

  等等……

  这小子莫非早就这么想的,所以提前布局,就是为了让安南成为他以后的退路,毕竟安南说大了可以是行政省,说远了还是存在着独立的环境和条件。

  转念一想,这似乎说明不了什么,因为这个操作确实是汉武帝的操作。

  只能说明黄昏看过那段史书而已。

  黄昏见朱棣没有发怒,心中暗暗松了口气,他当然防着朱棣这一手,所以是用前例——也万幸大明设立交趾布政司是按照汉武时期来的。

  要不然黄昏还不得上前去开这个口。

  黄昏现在怀疑朱棣已经猜到了他让高贤宁去安南的真正用意。

  所以必须谨慎。

  朱棣问了一遍群臣,谁有意见,谁支持谁反对?

  自然没人反对的。

  于是盖棺落定。

  朱棣着令户部、兵部、刑部、礼部、工部、吏部六个部门的官吏配合,在近期拿一个在安南设立三司的具体操作方案出来。

  并给勒令内阁那边,磨墨出一封合适的《平安南诏》。

  至此,尘埃落定。

  安南,改名为交趾,成为大明的一个行政省!

  大明王冠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