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三年(1)_北乡记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呦,小秦先生回来了?”自从出了县城的大门,就一直有人跟小秦打着招呼。

  “回来了。想着明儿去我那算钱啊!”小秦也一路笑呵呵的答应着过来。

  “一听你这话,就知道今年能过个好年了!”一听算钱的话,哪个不高兴?各个都是眼睛都笑眯了的:“托福了,明儿一定去。”

  也有那会说话的,就道:“不着急,不着急!你小秦先生俺们都信得着,你先歇两天,俺们这钱,早拿晚拿都一样。”

  小秦就笑道:“那可不行,腊月前结账这可是规矩!早点儿给乡亲们都结了钱,我这也就能放心过年了。”

  “那就依您的话。”早点儿拿钱谁不乐意啊。

  林远涛的南北货铺子在三年前开张,他和周瓦两口子都觉得小秦这么年轻,也不好老是窝在李家村的山里头种桑养蚕的。说老实话,这种桑养蚕的事情,就是换了一个积年的老农来,有人指点着,自己再摸索个两年,也就差不多了。至于更多的,小秦也是学了个半瓶子醋。真遇上事,还是得去南边请教养了多年蚕的蚕农们。

  小秦自己则有些拿不定主意,他如今正是受人尊敬的时候,走到哪都有人叫他一声先生。又开了养蚕的先河,正是有成就感的时候。可是他这个又有些爱热闹,在村里头呆的时间长了,心里头又是痒痒的,因此左右犹豫。

  最后还是林远涛替他拍的板:林远涛直接把手里头生丝方面的生意交给小秦去做。既满足了他爱热闹的心,又不完全脱离养蚕的事——每隔两三年换蚕种的事还是要由小秦张罗的。

  有人替他定了主意,小秦做事还是好的。不但每年收丝的事情办得妥妥当当,运到南方也能卖个好价钱,他还特意打听了不少养蚕、缫丝的窍门,没少给乡亲们出主意,因此“小秦先生”这个名号,凡是在县城周边养蚕的人家,那叫一个响亮!

  一路上,小秦进了哪个村子,都要吆喝一声去结账的事。这对于卖了蚕丝、蚕茧给林家的人来说,不吝于天籁了。小秦赶着的车,不知道被乡亲们装了多少鸡蛋、冻肉的。还有各式的小东西,不知道是哪个爱慕小秦的哥儿偷偷摸摸塞到车上的。

  小秦特意去杨家庄的私塾去了一趟——不为别的,就为杨家庄的私塾里不少学生都是山里的,他得指望着这些学生给他们村里头带个信儿,这样他就不用特意往山里头跑了。这个活无论哪个学生都是乐意做的,带这样的口信儿,进了谁家都会给个笑脸,那些农家平时舍不得随便吃的大枣、榛子、栗子啥的,也会一把一把的装进他们的口袋,直到把他们的口袋都撑得慢慢的。

  小秦正赶上私塾快散学的时候回来,既然有这事,那个留着山羊胡的先生也痛快的让他们散了。

  小秦交代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