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卖豆腐,冬至节礼_北乡记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村里新开了豆腐坊,这在李家村也是个大事。李家村三面环山,又不是多富裕,人家卖豆腐的人家也不乐意多走好几十里路就为了到这里卖两块豆腐。因此,村里人吃豆腐要么是自己磨了豆浆自己点,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做一点儿,要么就是等进了腊月,到杨庄大集上去一次多买些干豆腐、冻豆腐啥的回来慢慢吃。当然,今年有人开头进了城,也有进城里买的,可是为了几块豆腐进趟城,也实在是犯不上。

  林家的鞭炮一响,就有不少人拿着盆啊碗啊的上门了。几个哥儿谁也不小气,提出一木桶的豆花出来与众人分吃。周瓦扶着微微有些鼓的肚子,把众人让到屋里头做,自己拿了瓢,每人分一点儿尝尝。李远家里的和李进家的则又进到豆腐坊里把水豆腐继续加工成白豆腐和干豆腐。

  手艺怎么样,一尝就知道。这还热乎着的水豆腐,软、滑,还带着一股香甜,即使不用浇调料,都十分好吃。更有带着孩子来的,吃了一碗又添了一回,周瓦笑呵呵的,一点儿也不烦。

  “这豆腐点的好。”有人赞道,喝了一口细品品:“下了功夫了,想必豆渣滤的细,豆子也是新豆子。”

  “这都能吃出来?”周瓦也惊讶了,“那再吃两口,看俺们这豆腐能卖上价不?”

  “差不了。”那人一口咬定了,“你这豆腐坊一开张,头年准能挣点子钱。”

  “借你吉言,也不求多,能把本钱出来就行。”周瓦说。

  有说好的,当然也有眼热的:“林远涛家的,你们家一年没少折腾,这钱也没少挣吧?”

  “这话说的。”周瓦把瓢扔在木桶里,“村里头哪家有多少不都在大伙眼里?俺们家就那么几亩地,收点儿稻子、麦子的,除了交税也就是够口粮。后山上栽树把家底都搭进去了,要不谁不知道做豆腐苦?说句不亏心的话,家里头要是有的话,谁也不能挣这起三更睡五更的辛苦钱。”

  做豆腐辛苦是公认的,有道是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这话一出,大多数人心里头都点头。

  也有那不好说话的问:“你家林远涛出手多大方,可不像是没有钱的。”

  周瓦叹一口气,煞有介事的说:“穷大方穷大方,城里人哪会过咱村里头的日子?我这愁得不行,大家伙儿也知道,我是光身进门,在家里头也说不上话,不就得想法子挣两个贴补贴补吗?要不然我大着肚子干啥不好,非得做豆腐?”

  “你呀,还是太软弱,你看村里头李达家的,不也是光身进门吗?没俩月呢,李达脸上就带色了,啧啧,多厉害。”有人开始说起村里新进门的小哥儿了。

  周瓦松了口气,可算不再说自家的事了。村里人的天性,没事就爱说闲话,倒是没有恶意,但是周瓦还是不乐意。

  说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