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周瓦做买卖_北乡记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远涛给他出的主意很简单:快过五月节了,谁家不要预备点儿艾蒿过节使?县城里头又不像乡下地方,艾蒿什么的随便拔点儿就有了,都得花钱买。要是把艾蒿收拾干干净净地装在好看的小篮子里,一两文钱一份,想来是有人买的——艾蒿应了节气用完了,剩下篮子还能装个针头线脑的。

  城里人讲究些,这样的卖法一定比单卖艾蒿强些,就是拿着送给人也好看点儿。于城里人来说,不过是一两文钱的事,对村里人,不过是折点儿荆条,割点儿蒿子的事,也就是编点儿篮子费点儿功夫,相当于无本生意了。

  林远涛一说完,周瓦眼睛就亮了,这个一准儿行啊,顶大天就是费点儿功夫了。当下就着急起来,也不要逛了,想着早点儿回去先忙起来。还是林远涛一把把他抓住:“回去早不了,你忘了咱们还得接人呢?再逛会儿吧。”林远涛就趁着周瓦今天高兴,多割几斤肉,砍点儿肉骨头回去——周瓦平时过日子仔细,哪能随便就有肉吃的?

  回去的路上,周瓦奈不住性子,出了城,见路边有荆条柳枝啥的的,忍不住跳下去挑细的割了一把上来,去了叶子,就拿剩下的杆子编起来,一会儿功夫,一个篮子就编好了。周瓦拿给林远涛看,林远涛就道:“编的倒是好看,就是大了些,你再编小点儿。”

  “这还大?”周瓦很怀疑。

  “我说大就大。你照着比我手大一点儿的尺寸就行。”林远涛扎开一只手说,“城里人也不用挎着篮子摘菜,太大了显得憨,就不好看了。”

  “你们两口子打什么哑谜呢?啥话非得现在说,俩人在家还说不够?”李进家的买了东西回来,正要和周瓦说说买的花布呢。结果周瓦先是编起了篮子,这会儿又和他家汉子说上话了。

  周瓦就把打算说了,李进家的就道:“这不就成了捡钱了么?果真能卖钱?”

  林远涛就说:“也就是咱们村里人见惯了这些东西,觉得不值钱。其实在城里看着是好,吃根葱都要花钱买的,何况是这应节气的东西?”

  车后头坐着的小哥儿们就议论起来了,这样的无本买卖是个人都动心,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像周瓦那样的手巧,会编篮子。周瓦想一想,自己一个人编篮子,摘艾蒿的也有些忙不过来,就说:“要不然这样,这事也没个准,要是不行就白浪费功夫了。回去明儿早上我收点儿艾蒿,都要新鲜摘好的收拾干净的,咱们平时拣地用的土篮子,一篮子我一文钱收。记着啊,得是起早起来去摘的才行呢,干巴了的我可不要。”

  “真收啊?”有人问,“真收咱可就起早给你收拾了,可别到时候不要。”割点艾蒿收拾收拾就能卖钱,艾蒿可是野地里就有的东西。

  “真收,明儿一早上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