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章 复兴学堂_康熙继后在专心搞事业(清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哥当然是找上门好好地和他们解释清楚,既然是误会自然是要解开的。”

  胤禛心想,你上辈子可不是这样的,不仅没有解释,还和皇阿玛闹得十分之僵。

  “那如果最后登上那个位子的人不是你,二哥会怨恨夺了你的位子的人吗?”

  胤礽挑起眉梢,四弟这是话中有话啊。

  他轻松笑道:“不会,既然最后登上那个位子的人不是孤,那自然说明有人比孤更合适,如果他能够带领着大清变得更好,二哥欣然之极。”

  胤禛追问:“在二哥眼里,那个位子这样不重要吗?”

  胤礽摇了摇头:“自然不是,那个位子很重要,因为它关乎着大清的未来,但是谁登上那个位子对二哥来说反而没那么重要,因为那并不是二哥的所有。”

  “那个位子不单单代表着权力,还代表着责任,坐上那个位子,就意味着失去了成为自己的机会,皇额娘说过,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为自己而活,如果那个责任是孤的,孤会顶上,反之,孤也很高兴有成为自己的机会。”

  胤禛笑了,虽然在这个场合他的这个笑容有些不合时宜,但他还是很高兴太子说的这番话的。

  这是他活过一辈子才明白的道理,这辈子的二哥有了皇额娘教导,更早地明悟了这个道理。

  是呀,他不必太过纠结未来的事,如果大清需要他,他依旧会上前和二哥一同撑起大清的天,在此之前,他只要无愧于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了!

  “二哥放心,你的责任你自己来扛,弟弟们一定不会和你抢的。”这辈子他的兄弟们对那个位置好像都不怎么感兴趣,就连老八那个阴货都成了一个软糯好欺的哭包了。

  不过他不会被老八的表象迷惑的!

  胤礽某名有些牙酸,四弟这话他怎么听出了幸灾乐祸的意味?

  第二天,万人骑马奔腾为太皇太后护道送丧,充满蒙古特色的丧乐为草原蒙上了一层悲伤苍凉的面纱。

  一个女人跌宕起伏的一生谢幕了。

  康熙二十四年,沙俄在大清东北边界蠢蠢欲动,趁大清不注意一举夺下三座城池。

  太皇太后逝世的悲伤很快被战争的紧迫替代了。

  消沉了将近一年的康熙决定御驾亲征,来振奋大清的消沉气氛。

  朝堂之上都是劝康熙坐守京师不要亲征的反对之词,不过这次四大阁老倒是没有多言,没有干预康熙的决定。

  几年来虽然他们彼此之间,和康熙之间也多有微词,但看着大清在众人的努力下越来越好,他们对这位少年登基的帝王也越来越信任了。

  东珠作为后宫之主,代后宫中人来劝康熙。

  规矩就是这样,皇上亲不亲征另说,她们这些人却是一定要劝的。

  康熙听东珠照本宣科地把后妃的意思转告一遍后,问东珠:“皇后也是如此想的,觉得朕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