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章军备革新_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来的铸刀剑的古法。

  这种古法经历了千年的完善,技艺已经非常高超。

  现在军器监是独立出来的,皇帝交给陈规在管。

  但是军器监和科学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院的司马琦接到皇帝的任务在研制一种新的钢铁,这种钢铁需要制造成突火枪的枪身。

  其实炼钢在宋代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宋代,有不同类型的化铁炉和木风箱。

  《武经总要》中记载的“行炉”,由方形化铁炉与梯形木风箱相连,下有木架可以抬动的炼铁炉。

  化铁炉从固定式发展为移动式,不仅有利于普及和运用,并且发展为守城的武器。

  更重要的是往复式风箱的发明,使鼓风效率大大高。

  但是宋代的炼钢依然达不到赵桓的要求。

  钢铁这东西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尤其是在赵桓规划的热武器战略蓝图中,是最底层的材料。

  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记载:“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封泥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

  柔钢即熟铁,灌钢之名,亦即因生产过程中生铁汁灌入熟铁块中而得之。

  在熔液炼钢法发明之前,这种半流体炼钢法最快捷简便,较之百炼钢极大地高了生产效率。

  所有人都在军器监门口迎接圣驾。

  赵桓下了御驾,看见这些人后,显得非常高兴,现场气氛融洽。

  但他们不知道,皇帝来之前刚发过飙。

  军器监和科学院,可以说是赵桓的心头肉,无论如何,皇帝都要摆出好脸色来给这些人看,不时还要宴请、赏赐。

  在众人的簇拥下,皇帝走进军器监,皇帝一边大步往里走,一边高声道:“司马琦!陈规!”

  “臣在!”

  “朕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关系大宋以后万年国运,务必完成!”

  司马琦和陈规一听,心中顿时亚历山大,但却硬着头皮道:“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众人心中好奇,不知道皇帝又要想出什么样的新东西。

  待皇帝走进去后,王奎安备好笔墨。

  赵桓在白纸上画出一个东西来,不过赵桓这货从小画画就丑,如今下笔,更丑。

  好在大致的轮廓还是出来了,众人凑过去一看,不由得微微一怔。

  却是从这图中有人猜想出来皇帝要的是什么了。

  因为这东西是手工弩和突火枪结合体!

  好丑的画!

  众人心中不由得感叹着,但没一个人敢说出来,除非是不想活了。

  彼时的突火枪,最大射程也就300米,而有效射程才100米,根本打不死人。

  偏偏赵桓前世是个文科生,别说炼钢这些东西了,连枪的原理也不知道。

  但现在他又想搞出这些东西来,便只能通过画出外形,然后跟这里的专家们说:朕要这个,它是用来杀人的。

  怎么杀人?

  一边的王奎安拿来了手弩,皇帝拿着手弩道:“将手弩改造成朕要的这种样子,用钢铁制造,里面发射出来的是一颗小指一半大小的铁弹。”

  众人一阵懵逼,皇帝这想法还真是新奇啊,众人面面相觑。

  但是发明突火枪的陈规却是皱着眉头在沉思,皇帝画的这东西,就是他突火枪的升级版!

  赵桓继续道:“别问朕这东西是怎么制造的,朕不会,所以找你们来了。”

  卧槽!众人心中真是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跑。

  你都画出来了,你不会?

  难道是神仙托梦告诉您老人家这个东西的?

  既然皇帝都理直气壮承认自己不会了,众人还能说什么呢?

  司马琦和陈规当场就允诺下来。

  表了态,接下来科学家的大佬韩公廉该给什么样的支持,就必须得给了。

  朕虽然不会,但朕有钱啊,朕有人啊,你们要什么,朕都可以给啊,那么好,朕要这东西!

  其实,皇帝这次来,重点不是火器,而是检阅现在所有的兵器。

  尽快将新军和边军的军备更新换代。

  PS:来吧,所有的推荐票都向我扔过来吧,我需要你们给我动力!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