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一章 飞鸣镝将坠(1976) 第二十一章(4)_毛泽东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抱头嘶叫,老虎和耗牛在感觉到预震时都趴在地上—动物感觉到了自然的反常。

  地震后谣言纷至沓来,银行被抢,交往中的无礼行为更加频繁,工人不负任何职责—人们感觉到了政治的地震。

  自从1949年以来,无论形势多么危急,毛泽东的在场始终是权威的最终源泉与平息动荡的巨大力量。

  这个时代正在结束。它隐隐呈现出的非连续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活中是没有先例的。

  毛泽东在一次关于战争的谈话中说:“负担太重时,死亡是一种解脱。到8月下旬,毛泽东的负担太重了。9月2日,他第三次病危,昏迷不醒。

  各派挥笔去发挥那些偶像化的乏味词句的时机到了。华国锋该制订继承大业的计划,江青该忙着谋划自己的对策了。

  他真的还活着吗?在临时的防地震建筑202号,躺在那里的毛泽东似乎是虚幻的。对政治局的所有派系来说,毛泽东已被毛泽东主义所代替,现实中的82岁的毛泽东被循环生成一打“毛泽东们”。这适应了循环者们的需要。

  江青及其同伙对毛泽东之后时代的到来缺乏自信,虽然这伙人试图从毛泽东哆嗦的嘴中挤出一句什么临终指示,但毛泽东只能在另一方谈论政治了。

  外电总是说,毛泽东的逝世会带来不稳定。然而,毛泽东的在世一直就是“文化大革命”以来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而不知毛泽东的死期这一事实则是最后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对于这个遭受近20年磨难的国家来说,毛泽东的逝世将带来返璞归真意义上的稳定。

  在毛泽东的总部,摆满了医疗设备,两名政治局委员日夜值班。他们值班是出于责任但没有权力。“四人帮”中最年轻的成员王洪文,为了减轻压力总是看香港电影或溜出去到西苑军用机场的野外打兔子。

  北京晚秋一个和煦的下午,3点30分,收音机预告半小时后将有重大新闻。在北京市市中心工作的一些人猜测着新闻的内容,因为他们上午看到川流不息的小轿车进出中南海。

  “毛主席逝世了。”

  9月的凌晨,毛泽东离开了人世,仅仅16个小时后,政府就向全国和全世界发布这一消息。按北京的标准,可谓闪电般的速度。

  普通百姓有的在哭泣,更多的人则惊心不已。

  在现时代,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时间比任何一个主要国家的领导人都要长,几亿中国人想象不出没有毛泽东的中国将会是什么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降半旗志哀,毛主席像章几年后又一次佩戴在某迪人身上.成千上万的人买来《人民日报》以了解详细情况,他们平日从不劳神去读它上面空洞乏味的文章。这次,这份报纸在北京的发行量增加了9倍。

  不过,首都北京的气氛(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