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七十七章 九王镇山河_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辽阳府。”

  赵构接着说道:“吴璘将军朕赐予汝为信王,官封奉国军节度使、抚远大将军之职,镇守大宋南方,广南东路大军由汝统帅;吴玠将军朕赐予汝为涪王,镇守大宋西南方,广南西路大军由汝统帅。”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琦将军何在?”

  “末将在!”

  “刘将军跟随朕身边多年,在朕尚是将军、燕王之时,便骁勇善战,屡建功勋。朕又派遣汝抵御西夏大军,与吴璘、吴玠二位将军很好的保护大宋蜀地百姓安危,朕心甚慰!”

  赵构大声赞道:“赐封汝为吴王,加封太子太保,官封天策上将军,镇守真定府,河北西路安肃、永宁、广信、顺安四军皆由汝统帅。”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宠何在?”

  “臣在!”

  “朕知晓汝一心想要进入沙场上阵杀敌,一直让汝留在朕身边,成为禁军大统领,掌管十万大军,这些年的确是委屈你了。今日,朕赐封汝为护国公,官居一品大员,另外朕再赐予汝母亲为秦国夫人,令尊追封为秦国公,以表彰汝之一门对大宋朝廷的贡献!”

  提及高宠,赵构的确是心中有愧,要不是身边无人可用,也不至于让堂堂的将帅之才的高宠留守在京城,担任禁军统领之职,他也清楚高宠心中有些苦恼,最后又接着说道:“另外,朕特准许汝今后哪里有战事,汝尽可以前去戍守,你可满意否?”

  “谢主隆恩!”高宠感激涕流,他一心所愿便是上阵杀敌,偏偏赵构没舍得放他前去,实际上也是赵构知道高宠要是真的上战场会死去,而高家便后继无人,这样做他于心不忍。

  于是,赵构宁可让高宠留在身边,也不愿意失去统帅一方的大将。其实,深意也就是将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位交给高宠,由他统帅大军镇守大宋边关。众人都心知肚明,也没有人反对。

  若是论功绩,高宠不弱于九王之中的任何一人;论武功,除了赵构以外,哪怕是赵有恭都不见得是他的对手,偏偏高宠乃是忠孝之人,他的母亲尚且在世,又听从母亲的建议,留在赵构身边守护,实际上这些年老夫人的身体每况愈下,高宠也无心前往前线,迫不得已之下才甘愿前往。

  若是老夫人仙逝,而高宠又有后人,那么赵构也就自然愿意放人。当朝中有高宠带领的十万禁军镇守,无人敢动,这些年他也学习了不少兵法谋略,甚至赵构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这些都让高宠感激不尽。

  赵构登基六年时,邢秉懿便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这让朝野上下很是开心,唯有赵构哭丧着脸,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两个小家伙。再说了,那个时候他的心思都在研究大炮上,要不就是思考如何灭金上,无暇分身前去探望两个孩子,而朝中大臣更是纷纷上奏让赵构立下太子,而赵构却不愿意如此做,以孩子年幼不懂事回绝,也正是那一年高宠成亲,完成了老夫人交代的事情,次年便生下一子,老夫人也不知怎么的,身体居然好了,这让太医都觉得有些惊讶,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大宋气势如虹,国泰民安,又有赵构分封的九位王爷,其他有功将领也都一一册封官职、爵位,除了楚王赵有恭是皇室宗亲外,其他八人都是异姓封王。虽说不是大宋先例,不过同时分封八位异姓王爷还真是没有过的事情。

  后世之中将此事记载在史书上,曰:“上封九王,定鼎天下;九九之数,天命所归!”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