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47章 掐着去_回到明朝当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王守仁这位老乡,宁远笑了出来。

  这小子,有点意思。

  而今王学大盛,且随着王守仁一路讲学,心学逐步趋于完善。

  传言中,儒家圣人五百年一出,而今距离朱熹老夫子过去也差不多五百年了,当朝又只有王守仁这样一个提出新思想的人,于是在许多人看来,王守仁极可能封圣的。

  而后,问题来了。

  圣人的师父,竟然是个没读书、没有功名的武勋,这……儒家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所以,对于王守仁跟他之间的师徒关系,许多人颇有微词。

  “你说,我不配当王守仁的师父?”宁远问。

  “是的!”

  孙清很果决:“我与王先生乃是一乡同仁,实在看不过去。”

  宁远点头:“那你希望我怎么办?我将他逐出师门?”

  孙清愣了愣,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了。

  被逐出师门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于一位大圣人而言,那将是污点。

  可不逐出师门又能怎么取缔这段关系呢?

  要知道,既已拜师,恩师于弟子而言,那便是父亲一样的存在,所谓天地君亲师,无外如此。

  天地间,只有家长将子女逐出家门,哪里又子女叛出家门的,那成什么了?

  大不孝!

  宁远轻轻拍了拍孙清:“伯安的心学很好,前途远大,我这个当师父的呢,也争取不给他抹黑,这样总可以了吧?”

  孙清垂着头,有些语塞。

  这话听着好听,仔细来看,却有些扎耳,好似弟子嫌弃恩师一般。

  狗且不嫌家贫,弟子嫌弃恩师?

  当然,这话是说给孙清听的,与王守仁没甚关系。

  “小兄弟,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加油吧。”宁远说了一嘴,便准备离开。

  后侧,孙清眼眶微红,犹豫了一下,忽然大声开口:“我将入东林小学教书。”

  已走了十余丈的宁远站定,回头,淡淡道:“好得很!”

  无形之间,两个小学的师资力量顿时体现出来。

  一个是籍籍无名的交趾北江府的举人,一个是应天府的解元,明年春闱状元、榜眼、探花炙手可热的人物。

  这……怎么比?

  回去的路上,范三思一直垂着头,许久不敢言语。

  宁远也沉默了许久,忽然道:“你觉得,新学强还是传统儒学强?”

  这是一个较难回答的问题。

  范三思不似杨慎,杨慎在京城,接触了许多新鲜的事物,大概能感觉到已在酝酿的一片大势。

  直白来说,范三思是传统的儒家子弟,本心而言,当然是不想背叛老祖宗的。

  “师祖,徒孙以为知行合一更强。”范三思讷讷道。

  “哦?”

  宁远微微侧目,旋即大笑起来。

  这小子看似老实,却不想回答的如此滑溜,两不得罪。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学问,也是儒家学问。

  与此同时,知行合一也是自实际角度去做事,与他所倡导的新学问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