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9章 自家的生意得上心_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9章自家的生意得上心

  闫玉正在天人交战。

  就在刚刚,她爹告诉她,官衙将会颁下一系列举措帮助百姓度过这个冬天。

  各乡镇修建箭塔与修补虎踞城内被北戎损毁的房屋同步进行。

  官衙会三日一计,结算酬劳,并在谷仓开设购粮点,每月每户按人头限量,以户房刚刚统计完成的在籍民册为准,一次买光份额也可,分批购买也可。

  官衙在结算时候,会采用铜板和购粮代劵两种方式支付,百姓可自行选择。

  选择购粮代劵的好处是,可以在每户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三成购粮份额。

  当时闫玉便提出质疑,以虎踞官衙现有的人手,根本无法完成如此庞大的工作量。

  每日记工到人头,记料出入库存量等等,还算是简单的。

  官衙三日一结,如果单独发放铜板还好,但要用代劵支付,就需要落实到每户人头份额,等于是给所有虎踞的小家都开设了一个户头,而且是两边记账,官衙发劵的时候要记一笔,谷仓消劵的时候还要记一笔,两边都不能出错,就需要及时对账。

  更别提粮食库存的进出账和官衙对物料、粮食、人工、运输的一系列采买与支出……

  一方面是因为永宁是府城,物价要比虎踞高些,另一方面则是虎踞境内山多林多荒地多,收集木柴更容易。

  要知道现在都是用算盘和笔算,每日简单记账就不知道要写多少字。

  就拿木柴来说,一捆木柴在永宁能卖到十文,可在虎踞只有八文,若是行情不好,七文也是肯出的。

  便以八文计,一捆木柴运到永宁就能赚两文,十捆,一车,几车呢?

  所有人都知道今年冬天来的早,关州人也说今年是个冷冬,十分难熬,柴炭的需求量可以预见会很大……

  第二日,闫老二和老师告假,陪闺女去永宁看铺子。

  虎踞官衙银钱不足,无法兼顾,只能做出取舍,在吃饭和保暖之间,他们更偏于前者,但其实柴炭大有可为。

  你师公这个人,还挺有心气,别看现在欠了一屁股债,自从咱研究出来这些法子,他就不愁了,还为日后打算起来,说等日子好些,攒些银钱,要在乡间开设学堂……”

  不光让他们有活干,给家庭减压,还得给他们开得多一些,这是你师公提的,希望让虎踞百姓切实感受到读书人的好处,生出向学之心。

  家里的木炭生意,原本计划在村里找些叔伯帮工,可她现在认为,思维打开,格局打开,不要只看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视野再开阔一些,看一看虎踞境内的百姓,都是潜在的供货商啊!

  不想现实给她浇了一盆冷水。

  买卖不成仁义在,看这家人的做派,就算现在不买,日后也少不得要在永宁城置办产业。

  好消息就是想买木炭的人特别多,几乎是走一家订一家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