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5章 炮决尼堪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尼堪虽然因为后方被袭扰、友军全部选择了回淮安救援,而被搞得疲惫不堪,战意颓丧,只等多尔衮的允许退兵旨意送到,就要正式退走。

  但他基本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哪怕再颓丧,大营夜里还得安排巡夜、警戒,并不至于弱智到连这种基本操作都省略。

  所以,明军的突然偷袭,虽说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却也没夸张到“摸进营门、拔开鹿角拒马”才被发现的程度,

  最多只是离开大营还有最后一两里地,就被清军巡夜的夜不收撞到了,随后双方就展开了惨烈的厮杀。

  清军巡逻骑兵人少,被曹变蛟分派的大队明军骑兵一冲,立刻就死伤惨重。而且黎明前的微光中,交战距离普遍很近,双方也难以提前很久冲刺加速,几乎是低速肉搏对射的状态。

  这种没法冲起来的战况,让明军的转轮手枪非常好用,可以贴身到五步以内再开火,清军骑兵都来不及转向提速、骑枪冲刺,几乎被单方面屠杀了。

  击溃清军巡逻骑兵后,明军主力顺势直扑中军大营,大规模的惨烈搏战也瞬间拉开。

  如果是正常野外交战,夜不收在营地外两里才发现敌袭,那都算是失职了,回去绝对是要被军法从事的。

  而这次清军进行的是攻城战,攻城营地的扎营位置距离城墙本来也就三五里地,得就近保护攻城的火炮阵地,所以一伸腿就到。夜不收也只能从营地外撒出去两三里远,再远的话有可能被城头的红夷大炮轰到,

  一切的一切,都造就了明军偷袭的客观便利。

  ……

  尼堪是在睡梦中,被营外巡逻骑兵遭截杀时的呼号惨叫所惊醒的,两三里地的距离,留给人的反应时间并不多,也就几分钟而已。

  对于冬末早春、天气依然寒冷的时节而言,要从温暖的被窝里彻底清醒过来,再披挂上阵,需要的时间也远比炎热的夏天多得多。

  尼堪连铁甲内衬的棉袄都没来得及穿,只能是硬生生直接让侍卫帮他罩上铁札棉甲,虽说棉甲也有棉布和压实的棉片层,皮肤不会直接接触金属,保暖效果终究是比袄子差得多,冻得尼堪本能地一哆嗦。

  尼堪尚且如此,普通的清军士兵自然是更加苦不堪言,他们可没有人伺候着甲,也未必都能穿上棉布内衬和压叠棉片完好的甲胄,

  那些破损部位的冰凉皮革、铁片直接贴着里衣,感觉可绝不好受。

  而就算披好了甲,大多数士兵也来不及找到自己的队伍、阵列整齐应敌,只能是随便找一段营墙,直接就地转入抵御。

  趁着这点空档,明军先锋已经大批杀到了营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搏战。

  说到这儿,不得不稍微提一句今日对战两军的实力差距——

  如前所述,去年多铎带兵南下时,是带了十四万清军,其中十一万被他白给掉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