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74章 870小时代_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74章870.小时代

  8月2号,第二届由西影主办的丝绸之路电影节开幕。

  许鑫则带着一群外国友人爬了一天长城。

  包括他自己在内,晚上回来时都累的腿软了。

  而三号一早,就跟特种兵野外拉练一样,许鑫又带着他们起飞,飞到了西安。

  本来这次的安排日程是,在燕京逛完了长城后,去西安,看看大雁塔,看看兵马俑,兜兜转转玩个一两天后,五号或者六号,大家看看自己感兴趣的电影,然后等10号电影节闭幕后,再完成下《电话铃声》的后期工作,这趟行程到此结束。

  结果……一趟八达岭长城下来之后,这些人整齐划一的要求:

  “我们要看电影。”

  我们是演员,什么名胜古迹之类的,对我们并不重要。

  请让我们看电影!

  真敬业啊。

  许鑫心说。

  于是,接待的工作从他变成了西影厂。

  反正这次的电影也都配备了英文字幕,也不怕看不懂。

  他们直接化整为零,去享受不再集体出行的丝路电影节。而许鑫在和他们分别后,一头扎进了创投会里面。

  今年的创投会规模,可真的比往年大了不少。

  流程基本没有变,还是创作人带剧本项目过来,通过自述说明吸引投资人的模式。

  但……今年的片商特别多。

  开始报名的第一天,西影厂就收到了超过80份的报名邮件。而当创投会开启时,片商+投资方的总数已经破了150。

  就按照三个人一组来算,光是投资方的人数,就接近了五百。

  而项目的报名人更不用提了。

  说是人山人海也不过分。

  一部《33天》之后,所有人都看到了国产电影小制作的潜力。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则是,去年所有丝绸之路电影节的主竞赛以及丝路单元的入围电影,在观众那边是有人买账的。

  第一届的两个单元入围的电影,无论是登陆院线的,还是直接以数字电影的方式卖出去的,基本上都能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回笼或者少赔一些。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观众对于丝绸之路电影节的选片是认可的。

  选片有市场,能回笼资金,那么,它的风险就会无限缩小。而风险缩小,项目多,就代表着收益回报的增大。

  去年的最佳影片《HELLO,树先生》,它的制作成本不到四百万,可最后的票房表现是1450万。

  虽然一千来万的票房乍一看不咋地,可要知道,这片子无论从题材还是口碑方面,都很不错。并且也成功的上了岸,实现了票房盈利。

  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爆款?

  不是所有导演都叫许鑫的。

  绝大部分电影动辄几百万的投资,想要收回成本都非常困难。

  有的是赔了个精光,有的则是要通过电视台、网络媒体,几十万、十几万的那么一年年的卖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