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第六十一章·阴德_我在青楼改作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章

  俗语说“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清明雨多芒种雨少,于一年的收成并不会有什么相碍。

  而然建平五十四年的春夏,既无清明桃花汛,亦无芒种梅子雨。

  火伞高张赫赫炎炎,土地龟裂万木枯黄,不过几月时间,水乡江南已如人间炼狱。

  如今金陵城外,除了饶翠楼的施粥位外,又多出许多富户商贾的粥棚。

  这一间间由茅草盖成的粥棚,已成了金陵周边农户与城中贫苦百姓唯一的希望。

  “于老板,全赖您仗义。”

  一袭男装的刘拂站在城墙拐角处,远眺着城外长长的队伍。

  在她身后,是一身短打的陈迟,正抬手打着一面黑漆大伞,替刘拂遮住头顶的烈日。

  若非有于维山挑头施粥,金陵的米价没有翻个七八倍就是好事了,更别提还有这许多富商慷慨解囊。

  仅靠金陵官员的面子,并不能让钱大于天的商贾们变得如此慈悲。

  “哪里话,都是乡里乡亲,难不成还要见死不救么。”于维山负手而立,很有些动容,“我们能有个积善行德的机会,也是为子孙后代留个福报。”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但内里能得的利益,就是天知地知他知她也知的了。

  如无例外,待此事一了,于家一个官商的名号就跑不了了。

  本就是金陵首富,背后再有官家撑腰,那么江苏甚至两江首富,或许都可一期。

  刘拂冲他一笑,看透不说透。

  在饶翠楼重立声势这件事上,她们承了于维山极大的人情,她自也愿意看着他越走越高。

  时已近午,日头愈发灼热起来,刘拂向着于维山抱了抱拳,算作告别。

  看着她远去的身影,于维山轻叹口气,到底没将犹豫许久的话说出来。

  他背后站着偌大的于家,不似那帮年轻公子般可以随心所欲。

  而且以那为首的祁国公公子对她的爱重,大抵也无需他出手。

  只是想起去岁游湖共饮谈天说地的时光,心中到底有些空落落的。

  见自家主人站着不动,深知主子心意的于家小厮忍不住道:“大爷,刘姑娘的事……”

  “闭嘴。”于维山收回目光,又望了眼远处的粥棚,“回府。”

  他摇着扇子,口中哼着听不清词儿的小调,顶着艳阳一步三晃地向着于府的方向走去。

  “爷,轿子!”

  “走,着。”

  一头雾水的小厮跟在于维山身后,莫名觉得自家主子唱的词儿有点耳熟。

  等到快到于府大门,他才想起是曾在刘姑娘口中听到过。

  似是什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因着记性好才能在主子身边伺候,只读过两本书不至于是个文盲的小厮摇了摇头,将这段完全不懂意思的词抛之脑后。

  待到六月末,已要五两纹银才能买到一车净水。

  当水价超过米价时,施粥的棚子日益减少,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