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隆武帝欲离福京_扶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感。

  隆武皇帝疏藩登基,身边没有班底,朝中又有郑芝龙弄权,所以很倚仗恩宠何腾蛟这个老熟人,将何腾蛟视为心腹。

  一直以来,何腾蛟也将自己当做隆武皇帝最恩宠的大臣,可是现在先是浙系开始拥护隆武,现在又出了个赵铭,便分去了隆武对他的恩宠。

  原本隆武没什么人支持,现在内有郑成功和文官集团,外有储君的浙系为盟友,何腾蛟的地位便不那么重要了。

  看着邸报中,隆武朝廷对赵铭极尽赞美之词,何腾蛟心头一阵不快。

  ~~~~~

  福京,皇宫,御书房内。

  穿着粗布黄袍的隆武皇帝,负手立在地图前,身后站着几名心腹大臣。

  这时隆武皇帝对着地图出神半响,忽然回过身来,看着几名心腹,一脸决然道:“诸位卿家,朕意以决,趁此时机,离开福建,摆脱郑芝龙。诸卿可有对策!”

  赵铭搅乱山东,清军主力北返,明朝面临的外部压力减轻,隆武皇帝决定趁此机会离开福建,不想继续毫无作为。

  书房内几位心腹大臣,听了不禁拜倒,磕头道:“臣等无能,使陛下受辱矣。”

  在明朝中央权威尚存时,明朝文官势力强大,不过中央权威崩塌后,就算是朝廷大学士,地方军阀依然不将其放在眼里。

  书房内不是大学士就是尚书,最小的也都有三四品,要以往都是大人物,可是在福京,却什么也不是。

  他们面对郑芝龙,可以说毫无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骂一骂郑芝龙,可是骂又骂不死,而且骂郑芝龙也是有风险的。

  前不久,户部尚书何楷,因为大骂郑芝龙,便被郑芝龙派人割去一支耳朵,险些被郑芝龙杀死。

  隆武帝见此脸上尽是无奈之色,忙抬手道:“卿等不必如此,都起来说话。”

  等大臣们起来,隆武帝悲愤叹息道:“朕登临大宝,曾立振兴大明之誓,欲消除党争,用舍公明,欲减民疾苦,严惩贪腐,欲开海通商,开源济困,欲大起六师,收复金陵。然而,朕心中之策,皆因郑氏掣肘,难以执行。若长此下去,振兴之日,恐无期矣!”

  隆武帝说着,眼中不禁含泪。

  杨文骢心中亦感到悲愤,不过还是出来劝慰道:“陛下当初自南京入福建,身边不过臣等十余人,手中无钱无兵,而今陛下能使朝廷勉强立足,实在已经不易。眼下陛下切莫气馁,如今朝中聚集忠义之士不在少数,朝外又有太子、平虏候、堵抚军、何督院、万督院力战清兵,只要陛下矢志不渝,中兴必可期。”

  其余众人也都劝说,隆武帝擦拭眼泪,半响神情决然起来,沉声道:“平虏候上书言,今天下大势,建奴已占八分。若建奴安定这天下八分,而我大明仍旧四分五裂,必无力与建奴抗衡。现今平虏候袭扰建奴后方,朕若再不奋起,错失良机,今后必然悔之晚矣。因此朕决议,移驾赣州,一解赣州之围,二摆脱郑氏掌控,三能就近指挥抗清大局。诸位爱卿赞成否?”

  几名心腹大臣相互看了看,杨文骢作揖道:“陛下要离开福建,御驾亲征,郑芝龙必然阻拦,但臣等即便丢掉性命,也要助陛下脱离郑氏掌控。”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加书单)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