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8章 我这一生漂泊四方_二战之列兵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毫无疑问,这是一首情歌了,歌曲悠扬,委婉动听,在那独特的颤音之中,显得更加的优美。

  安德烈在那里,听的有些醉了,此时,声音还在继续着。

  相见短暂,时光被隔断。隔断我们是炮火、枪声和霰弹。烽火连天,血染的日夜,我可否梦中与她相见?啊,无论如何,我记得乌拉尔某个地方,某个车站,炽热的夜晚,车轮转动铿锵作响,铁甲列车快要出发,在那边,第一节车厢,我望一望——望见亲切而熟悉的身影,蓝色小帽子,蓝色短上衣,雪白衬衫裹着少女身姿——塔妮娅腰间配着手枪一支。

  啊——!塔妮娅,塔纽莎,我的塔吉扬娜,你是否记得那火热的夏季?难道我和你能够忘记,共度的时光,点点滴滴?

  到了后面,已经从情歌转变过来了,变成了一个战士即将奔赴前线,后方的女友在期盼和等待,同时也在拿起武器,和爱人一起作战了。

  安德烈在那里,静静地听着,似乎看到了无数的战士,唱着这首歌曲,出现在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们端着自己手里的莫辛纳甘步枪,向着敌人发起猛烈的冲锋!

  “安德烈同志,这是我们的校歌,感觉怎么样?”看到了安德烈的样子,斯米尔诺夫将军也是相当的满意,向着他炫耀一般地说道。

  任何一个学校,都会有校歌,把这样的一首情歌当做校歌的,还真不多,不过,不论是谁,只要听到的,就没有不喜欢的。

  正是因为这首歌被当做校歌,所以,它的名字也被叫做了《波多利斯克步兵学院战歌》,实际上,在这个时代,它也是很流行的一首青年歌曲,只是名字不一样,叫做《塔尼娅-塔纽莎》,甚至它还有个更长的名字叫《塔尼娅-塔纽莎-我的塔季扬娜》。

  后来,这首歌曲传到了中国,也受到了很大的欢迎,翻译它的人根据歌曲意思,又给起了一个《我这一生漂泊四方》的名字。

  虽然内容有战斗的成分,但是,它其实并不是合格的军校歌曲,它主要突出了一种俄式浪漫主义的情怀。战争是冷酷的,是铁血的,主人公四处漂泊,在这样的血与火的战场上,回想着生命中那些甜蜜的时刻,感受着一个温情漫漫的场景,他想到了以前的时候,在一个夏日的小城里,遇到了一位叫塔尼亚-塔纽莎的姑娘,她穿着雪白的衬衫,外面套着蓝色的上衣,戴着蓝色的小帽子,然后,两人共同坠入了爱河。

  这里面有着年轻人的朦胧的爱情,这个爱情,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而为了保护这个最美好的东西,就需要他们热血奉献,这也是波多利斯克军事学校选择它作为校歌的原因了。

  “是啊,这首歌真的太美好了。”安德烈说道。

  “听起来,还真不错,和神圣的战争,是两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