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7章 生在大明真幸福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衙外的广场上早已人声鼎沸,上千百姓举着小旗子和横幅群情激奋,不断地呼着口号:

  “何秀才妖言惑众,请诛何秀才!”

  “夷陵日报为虎作伥,请关停报社!”

  “白杆兵滥杀无辜,滚出夷陵!”

  “白杆兵祸乱地方,滚出夷陵!”

  “诛何秀才,关报社!”

  ……

  他们这一套都是跟刘慧明的白杆兵学的,刘慧明站在内衙的窗前看着百姓们拉着横幅、举着三角旗、喊着统一的口号,突然有一种木匠带枷的感觉,不由得叹道,“这些人学得蛮快的嘛!”

  他记得以前看穿越小说那些主角可以一招鲜吃遍天,对手连模仿都不会,为何轮到自己穿越这些人个个都是妖精,学东西可快了呢?

  文安之肃然道,“百姓们动不动就起来闹事很麻烦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古人诚不我欺也。”

  刘慧明摇头道,“铁公此言差矣。以晚辈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当作如是解。”

  文安之愣了愣,心道你《三字经》都还没背完,也要和我谈学问?

  但见他一脸笃定的神色,不禁问道,“刚听了德华关于‘怵惕’二字的解析,老夫获益匪浅,不知此句德华又有何妙解?”

  刘慧明道,“若按目前的解释,圣人就是在愚民,《论语》就是《商君书》了。”

  文安之愕然,他也有些纳闷为何这两句话和《论语》整部书格格不入,但一直没做细想,今天倒要听听眼前这个不学有术之人如何解。

  刘慧明接着道,“我听过一种解法,比较新奇,铁公不妨听听。”

  文安之道,“但说无妨。”

  刘慧明念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种解法是清朝一个叫宦懋庸的人首先提出来的,离现在还有两百年呢。

  文安之默默地念了几遍,点点头又摇摇头,“德华此解大不同与世人,老夫还要斟酌一番。”

  刘慧明又道,“我还知道一种解法,说‘知’通‘折’,乃是‘强迫’的意思。”

  文安之大摇其头,不解地问,“知’通‘折’,何也?”

  刘慧明笑了笑,道,“这是我听一市井儒童说的,他说《荀子》劝学有言‘契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大戴礼记-劝学》篇里也有这么一句‘契而舍之,朽木不知’,可见‘知’和‘折’是通假字。”

  文安之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刘慧明一拱手,尴尬地道,“其实,这不是我的理解,我也是听别人讲的。铁公知道,我对于四书五经实在生疏得紧。”

  文安之道,“德华天资聪颖,有暇还是学习圣人之言。”

  “唉,又开黄腔了!”刘慧明摇摇头,觉得自己也必须好好学学四书五经了,当即一拱手,“晚辈谨遵先生教导,从

  请收藏:https://m.bmrd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